陈广江
近日,河南省巩义市夹津口镇之朴中学操场一侧的主题宣传栏引发关注,宣传栏内容宣称“贞洁女子生育的后代更聪明”“女性穿着暴露的危害”等。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宣传栏为个人私自设立,没有报经政府部门批准。目前宣传栏已被撤掉,派出所介入调查。
“贞洁女子生育的后代更聪明”“‘下流’就是脑脊髓往下流”“手淫者贫贱一生”……这些打着科学旗号,实则胡说八道的内容,不就是“女德班”“戒色吧”等组织宣扬的理论吗?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该宣传栏为从事传统文化宣传的个人私自设立,进一步证实了宣传栏与打着“传统文化”旗号招摇撞骗的组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事实上,这些伪科学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一点都不比校园暴力小,它伤害的是学生们尚未成形的三观,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因此,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很有必要。
宣传栏虽然被拆下,但还需要反思,伪科学为何盯上孩子,荼毒校园,而校方长期以来见怪不怪、毫无反应?
现实中往往存在这么一种非常尴尬、讽刺的现象:媒体关注前,人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事件曝光后,各方迅速行动,一边撇清责任一边补救。此次宣传栏事件就是这样。有老师称,该宣传栏至少安装一年以上了。这么长时间无人看出毛病,一曝光各方“猛醒”,这前后对比形成的反差未免太大了。
校园应该是最阳光也最安全的地方。无论是有形的安全风险,还是无形危险,都要坚决防范、尽早消除。虽然这个操场不归学校管辖,但学生们经常使用该操场,宣传内容也明显针对的是学生,若说学校全无责任,恐怕难以服众。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学校性教育的缺失。积极、健康、阳光的科学宣传失位,伪科学的糟粕就容易乘虚而入,毒害孩子的精神世界。学校应当警钟长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担,绝不能精神懈怠、守土失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