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创建丨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志愿服务送进村 乡村生活添色彩

文明清远
+ 订阅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给乡亲们送来种茶技术指导

■大学生志愿者到寨背村开展调研和志愿活动

■清远市扶贫办工作人员看望结对帮扶对象家庭

留守儿童身边来了一群“大朋友”

拘谨的孩子,在志愿者叔叔阿姨陪伴下,释放纯真烂漫的天性,开心度暑假;迷茫的农户,与专家交谈互动之后,豁然开朗,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脱贫攻坚不仅需要强化产业项目的有力支撑,更需搭建城乡之间的互动桥梁,凝聚起脱贫攻坚的正能量。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主动深入群众,深入农村,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把志愿服务精神扎根乡村,为乡村群众的生活增色添彩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扶贫、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用力扔出圈圈,一套就套中心爱的洋娃娃……居住在寨背村的10岁青青(化名)在套圈圈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平时,她是个腼腆文静的小女生。

7月22日,“精准扶贫,与你同行”清远市2020年农村志愿者服务走进英德市寨背村,来自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的15名干部志愿者带着游戏、礼物进村探望留守儿童。短短一个上午,大人、孩子打成一片,宁静的乡村在欢声笑语中热热闹闹,生气勃勃。

寨背村是清远市的相对贫困村,与绝大多数乡村一样,年轻人在外务工,挣钱养家,老人和儿童留守在村里。暑假到了,为了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文明、有意义的假期,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了这次志愿活动,到寨背村探访留守儿童家庭和贫困家庭。

开展志愿活动之前,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人事科科长陈明辉跟儿子一起,特地买来各式各样的小玩具。这些玩具成了志愿者叔叔阿姨与孩子们交流“破冰”的好帮手。

在寨背村委会办公大楼前,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志愿者们组织大家玩“套圈圈”游戏,受邀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和志愿者叔叔阿姨一对一交起了朋友,一起参与活动。在一名志愿者干部帮助下,青青圈中了一只可爱的玩具熊,这让她对这位阿姨报以崇拜的眼光,在交流中也慢慢敞开心扉。渐渐地,其他孩子也和青青一样,放下拘谨,在志愿者叔叔阿姨的鼓励下,勇敢展示自己,谈生活、谈学习,活动气氛越来越热烈。

“我的爸爸妈妈每周回家看我一次,给我们带吃的。”“村里有活动,驻村的曾叔叔会打电话给我爷爷,让我参加。”让陈明辉和志愿者们感慨的是,青青很懂事,她理解父母离家打工的原因,并没有因为他们不能时常陪伴左右而失落。“但同时,也能感觉到孩子们对父母陪伴的渴望。”

陈明辉表示,不少志愿者都有年纪相仿的孩子,通过志愿活动,大家都以舐犊之心,温暖留守儿童的心。

上百人的农村志愿服务队忙不停

开展过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的乡村,寨背村不是头一个。自去年以来,清远市连续两年推行志愿服务进乡村系列活动,将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延伸进农村。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已经组成了100多人的农村志愿者服务队伍。至今,农村志愿服务队在全市省定贫困村开展了二十多场志愿服务活动,内容覆盖关心关爱空巢老人、困难群体、贫困户,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政策科普宣讲,普法教育宣传,扫黑除恶、禁毒宣传,送农技、送医下乡等方方面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的农村志愿服务意义尤为重大。7月以来,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围绕清城区、清新区、英德市等地区开展9场志愿服务活动,除了寨背村的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外,志愿者还给乡村送去“医疗技术”“茶叶技术”“农村电商技术”“动物防疫技术”等志愿服务,反响热烈。

受今年疫情影响,农村养殖业普遍受创。在英德市养殖场,宣讲志愿者为养殖户和兽医站兽医队伍送上动物防疫常识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预防知识,并培训养殖技能,吸引了全村居民前往听课。

清城区飞来峡镇文洞村在脱贫攻坚期间以茶叶打造“一村一品”,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志愿者走上讲坛,给农户介绍最新、最适合文洞村推广的绿茶加工技术,并针对文洞村本地茶树资源开发、茶树种植和茶园管理及茶叶品牌打造分享建议,以实际行动帮助文洞茶农提高技术水平,打造茶叶品牌,促进产业振兴、农民致富。

“农村志愿服务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陈明辉说,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村志愿服务,正是以自身专业优势,打破城乡信息壁垒为重点,助力乡村振兴。

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参与乡村发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社会力量必不可少。除了政府的志愿服务力量,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也鼓励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关注脱贫攻坚、参与乡村发展。

今年暑假,寨背村来了一群大学生。来自湛江的广东海洋大学的10名学生组成社会实践调研队到寨背村开展活动。这群00后的“行囊”中,不仅“背着”乡村调研议题,还装载着外界对贫困村帮扶对象输送祝福的“明信片”,到寨背村开展“扶志”行动。

来自清远市农业农村局、清远供电局、团市委联合驻村工作队的干部十分欢迎同学们的到来,第一书记曾国伟与学生们深度访谈,带大家现场感受寨背村近年来的脱贫成效。

白天走访扶贫课题,将调研期间的所见所闻以视频、文字的方式编辑成公众号,吸引社会关注寨背村;傍晚和留守村里的孩子互动、辅导作业,还将外界写给孩子们的明信片一一送出,鼓励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反哺乡村……青春的身影在寨背村行走,为乡村注入了不少活力。

“孩子们很喜欢与志愿者哥哥姐姐们交流,每一次接触,都能拓展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开阔眼界,增强对社会的认识。这样的志愿活动,在寨背村也越来越常见。”村长林国新说。

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队长、大二学生唐宇霖深入体验生活后感慨,脱贫攻坚确实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虽然当前寨背村还有不少留守儿童,但随着实施产业振兴、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实行文明乡风治理等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细化,相信能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解决农村人家门口就业问题。当乡村升级,具备更多条件留住劳动力,留守儿童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她表示,她和同学们因为脱贫攻坚而更关注乡村,未来也愿意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乡村发展作出有益的研究。

素材来源:广东新快报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