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故事⑩|张桂英:医护人员的健康“守护神”!

健康东莞
+ 订阅

“国家有难,医护有责”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

这些直击心灵的豪迈之声

已成为响彻时代的最强音

健康东莞

面对未知的凶险,东莞白衣战士义无反顾、勇敢逆行、舍生忘死,用生命拯救生命,他们是东莞“最硬的鳞”,是东莞“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赞美生命,发现“最美”!从2016年开始至今,东莞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评选已经走过五个年头。今年6月29日,我们选出了20名2020年东莞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

这是“最美故事”第十期,本期“最美”的主角是张桂英,让我们一起了解她的故事。

健康东莞

58岁,“抛弃”一家老小挂帅逆行;2月,父亲被告病危,依然坚守抗疫一线;3月,忍痛送别父亲,转身又上前线;80多天,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辗转市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和望牛墩医院……这一切,都是为了参与一线抗疫斗争的500余名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

张桂英,东莞市院感护理专业委员会学科带头人、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院感科主任。面对看不见的 “敌人”,作为院感负责人,张桂英昼夜奔波在这条隐形的“战线”里,为切断病毒传播,守护医院所有人的健康安危“严防死守”。

临危受命,顾“大家”勇敢逆行

从医39年,今年春节,张桂英把85岁的婆婆从湖南老家接到东莞,筹划着一家四代团团圆圆过个大年。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计划没能实现。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张桂英接到紧急电话,征召她上火线,加入到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疾控院感防控工作中。

健康东莞

“你的任务,就是保障九院的医护人员‘零感染’!”作为一个经历过非典、禽流感、H1N1等传染病的院感管理者,张桂英欣慰自己“宝刀未老”,依然可以和年轻人一同站在最前线,但放下电话,她深深感到对家人的愧疚。尤其是婆婆,原本想着好好孝顺一下老人家,结果反而要婆婆帮忙照顾整个家庭。

舍小家,为大家。作为一名26年党龄的党员,张桂英选择挺身而出。她匆匆回家连夜收拾行李,年初二一早就赶到九院。

健康东莞

面对一切都是0的战场,张桂英立刻投入工作。争分夺秒,每一个环节都要扣牢,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都要抓好。她深知“病毒”是无孔不入,任何一个地方把控不严,就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她深入到医院的各个区域,对每一个区域逐一观察,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防控流程,针对不同职业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叮嘱所有人严格按流程操作。

白天察看现场、协调和培训,晚上加班制订流程、指引、制度,张桂英每天工作至深夜一两点,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现场摸底、建章立制和病人收住前的准备工作。

将压力藏在心底,做好大家的“守护神”

面对未知的病毒,不少人会恐惧。在九院五病区,准备就序清场接收病人的最后时刻,一位保洁工看到医护人员退出病房,自己还在病人电梯那头,惊慌失措,大喊“我在这,怎么办?”张桂英马上冲过去扶住她,安慰她不用怕,“有我在,我会等你们都准备好,穿好防护服目送你们进病房后才离开。”

健康东莞

“有我在”,这句承诺,张桂英说了无数次,让九院的所有“战士”们都特别心安。她坚守在隔离病房入口,为大家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是否严实的时候,每次医护人员的那句“有老师您在,我的心就踏实了”让她深受感动,她暗暗地下定决心,我要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他们。

“其实我也有压力,但我都坚持微笑,为大家吃下定心丸。”张桂英坦承,面对压力时,她也曾经晚上睡不着,一直在思考怎么改进院感工作,保护大家。

健康东莞

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大年初二。当时,张桂英刚到九院,病人急速增加,但防护用品稀缺。在讲解防护工作的时候,她一直很淡定地微笑,告诉所有人,“你们看,我年纪这么大了,天天在病房,都没有感染,所以只要做好防护,大家都不会有问题。”

张桂英还总结了一套穿脱防护服的方法。她说,医护人员压力已经很大了,进入隔离病房也很劳累,如果规定过于繁琐反而记不住,她就建议大家脱防护服时先简后难,脱完后马上完成眼、鼻、口腔粘膜的清洁消毒。

疫情中,一线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莫大的恐惧,张桂英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竭尽全力帮助他们管理好传染病人、做好各种保护措施,阻止病毒传染给医务工作者,圆满完成了“零感染”的目标。

主动请缨,辗转新战场接受新挑战

健康东莞

在九院工作逐步进入轨道后,2月21日,东莞市决定启用望牛墩医院作为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的定点康复医院。要求22日上午就要开始接收病人。张桂英主动请缨,作为院感组组长转战望牛墩医院。

“哪里需要我,我义不容辞!”张桂英说,10点接到通知电话,她在21日下午2点进入望牛墩医院病区,通宵在病房准备各个区域的物资和标识、培训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技术、消毒隔离知识、病区保洁要求等工作,在短短的20个小时内完成了隔离病房人、物的准备。

22日上午,望牛墩医院开始有序接收病人,按时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每天穿梭在各个病区,对每一个风险环节查漏补缺,张桂英在为医护人员筑牢最强防线的时候,却对家人有着深深的歉疚。

健康东莞

在战疫的关键时刻,张桂英接连接到了湖南老家老父亲病危、噩耗的电话。送别父亲,她转身继续坚守前线。对父亲的这份亏欠,她如今说起来依然忍不住哽咽。

抗疫仍在继续,已回到医院的她每天依然坚守在院感防控工作一线,继续守护着医护人员。如今,她正在筹办一场抗疫经验分享会,地点已经定好了,就在长期战斗的望牛墩医院。到时,她想邀请省市专家,讲解应急情况下院感人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也让大家实地走访察看隔离病房是怎样布置的。

健康东莞

“我觉得做院感,宏观来说需要考虑大局,微观又需要非常精准找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要掐到,这些都是责任感的体现。”张桂英说,等待疫情结束,希望能写出东莞版的“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引”。

【来源】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编辑 毛敏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