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林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湾区要强化分工协作

大都市圈
+ 订阅

▲点击图片查看系列报道

近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国之重器”建设,广东可以把现有的科技资源快速凝聚起来,在大科学装置周围集聚一批高端人才、高科技项目,并调动广东活跃的市场和丰富的民间资本,吸引更多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这样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广东,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助力广东加快补齐基础研究短板。”

 中科院惠州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效果图。

中科院惠州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效果图。

他认为,相比北京、上海,广东的原始创新能力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相对薄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继落户东莞、惠州等大湾区城市,很可能是看中广东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其他省市更强。

中科院惠州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建设航拍图。

中科院惠州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建设航拍图。

林江表示,深圳是科技创新中心,东莞、惠州是先进制造业中心。随着东莞散裂中子源、惠州两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以及未来更多大科学装置布局,大湾区将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热土。

在他看来,通过“国之重器”的布局,大湾区可以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集聚全国最顶尖的科技资源,并把大科学装置与广东新兴产业对接起来,让更多的科技人才、创新型企业、高科技项目参与其中,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更好地支撑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目前,我国已获批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林江认为,大湾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路径与上海、北京、安徽不同。上述省市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的资源,包括大科学装置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而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学科门类齐全、创新资源丰富,但单一城市难以真正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联合起来。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既要发挥深圳、广州、香港等中心城市的功能,又要联动东莞、惠州等拥有大科学装置的城市,加快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记者】周欢

编辑 糜朝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