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高分考生分享“独家秘笈”,快来“听课”!

南方+ 记者

今年高考,清远市共有3名同学进入全省文、理科前百名,均来自清远市第一中学。其中,黄少鹏695分,全省理科第65名;黎原640分,全省文科第72名;周雨佳637分,全省文科第90名。

日前,3名同学接受了南方+记者采访,分享各自的高考“独家秘笈”,并透露了对目标院校的选择,快来看看“学霸”是怎样炼成的吧!

黄少鹏:考前回归基础,看书做题都重要

“考前要重视基础,不丢不必要的分。”

说起自己的“备考秘诀”,一向内敛的黄少鹏变得格外健谈。他说,考前既要看书也要做题,理综尤其要反复研究已经做过的试卷和题目。与单纯刷题相比,回顾试卷可以帮助考生更系统地梳理知识点,并习惯考试的模式与思维。

清远市第一中学理科高分考生黄少鹏。

清远市第一中学理科高分考生黄少鹏。

考题有难有易,黄少鹏表示,在平日的学习中要敢于攻克难题,“为了解开一道难题,我会花上两三个小时。”在考试中,则要多加留意创新题,摸清出题思路,灵活应变。

“在高考这样重要的事情上,不要盲目从众,不要欺骗自己。”黄少鹏说,有的人可能并未真正进入备考状态,但见身边的同学都在看书,便也一起复习,这样实际上并没有效果。他建议,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身体状态,多和同学交流,可向老师、父母寻求帮助。

“踏实、内敛、自律”,是黄少鹏母亲与班主任邓焕谊对他的共同评价。据老师透露,黄少鹏不仅是一名学霸,还承担起了班级管理工作,他的宿舍是防疫期间的样板宿舍。

目前,黄少鹏已经预录取清华大学,填报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专业。他表示,将利用暑期时间预习大学课程,并多参加体育锻炼。

黎原:研究出题风格,掌握应试技巧

“平时可多研究高考题,发现应试技巧。”黎原透露,掌握应试技巧是她备战高考的一大诀窍,通过研究高考出题风格、摸清题型、熟悉答题规范等,形成自己的答卷体系,这样可以更加从容地应考。

清远市第一中学文科高分考生黎原。

清远市第一中学文科高分考生黎原。

同时,她建议考生要认清自己的现状,明确每日的目标,据此制定学习计划。一天过去后及时进行反思,发现并改正问题,为第二天的计划打下基础。高考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样重要。

“她很聪慧,爱思考、善于分析。”在母亲眼里,黎原是个学习主动、思想性强的孩子。在专业选择上,黎原的家长会结合自身经历为她提供参考意见,列出各专业的基本情况,由她自己去判断、选择。

黎原的目标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意向专业为新闻学、法学或者经济学,她比较倾向于新闻学,“因为喜欢做文字工作,也可以多和人打交道。”在大学里,她希望学习更多知识、结识更多朋友,“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

周雨佳:制定学习计划,保持自我激励

“很意外,比自己预计的高出20分。”周雨佳从制定计划、调整状态、自我激励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备考心得。

“要制定每周、每日的复习计划和目标。”周雨佳说,在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等来把握自身状态,遇到问题时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善于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养成记错题的习惯,从高二到高三期间,她写了满满9本错题集。

清远市第一中学文科高分考生周雨佳。

清远市第一中学文科高分考生周雨佳。

“疫情期间的学习主要是考验自制力。”周雨佳说,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力,可以把理想院校的照片放在桌子上,每天激励自己,或者使用防沉迷软件,提升学习效率。

周雨佳的目标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或者复旦大学,意向专业是法学,“希望成为一名法官扶持正义。”此外,她对新闻与传播、国际政治同样怀有兴趣,目前也正在了解其他专业。

这个暑假,周雨佳打算通过学习操作办公软件、自学日语来给自己“充电”,并培养一门新的兴趣爱好。对于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她希望结识更多朋友、学习更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记者】苏晨【摄影】梁素雅

编辑 林伟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