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曾在他的小说里说过
「一个人若走投无路想寻短见,
就放他到菜市场」
诚然,要真正了解一座城市本地的生活风貌
未必一定要到各处的风景名胜打卡留念
从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菜市场着手
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便已足够
的确,在历史底蕴浓厚的广州城中
能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实在太多
今天,我们就带你探访其中几个
细看这座文明都市的缩影
沙园,8号线和广佛线的换乘站,向前几站就能抵达佛山,往后几站就能到达海珠天河。
就在去年,以“平靓正”闻名、海珠区最大的沙园农副产品市场莫名地又火了一把。
在综艺节目《大城晓聚》上,高晓松和他的“广漂”老友把寻味广州的首站定在沙园农副产品市场。
和档主聊食材储存妙招,跟老友学习粤菜菜式……
总之,沙园农副产品市场有啥新奇玩意,都被拿来研究一番,就像翻阅百科全书一样。
实际上,对不少本地街坊来说,这里一向都是他们的精神高地。
置身于沙园农副产品市场,每个人都能化身为会计师,做起买卖来如此手起刀落。
来市场上闲逛的,清一色的老夫老妻。
当然,家庭主妇占多数。早上悠闲地喝过早茶后,他们便提着购物袋推着手拉车前来血拼。
说到沙园农副产品市场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两边摊档的对称型分布格局。
在市场入口处放眼望去,左边是一栋栋的居民楼,另一边是菜市场的外部,两边的摊档使整条直巷熙熙攘攘挤满了人。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散射下来,原本老旧的沙面菜市场在丁达尔效应下霎时熠熠生辉,老广州市井生活的人间烟火味,怎么也藏不住。
不过,在市场外部设档并不是每位档主的意愿。
肉档摊主自然非常乐意接受这道自然的馈赠。一抹阳光跟生鲜灯搭配,肉色更加鲜艳。
可专门贩卖九节虾的摊主,不时担心阳光直射使鲜虾缺氧。无奈下,他唯有不断提高吆喝声,并增加呼喊的频次。
整个上午,西华北路大街人来人往。
摊主的吆喝声、剁肉宰鸡声、街坊的砍价声和争论声,传遍沙园农副产品市场的每个角落。
有人起早摸黑采购最新鲜的食材;有人日复一日担起整个家的伙食责任。
他们似乎毫无交集,却是如此相似——每天都在和自己的生活打交道。
在这里记录下的一刻
东山口是个很奇妙的地方,启明大马路分拨了东山口两种文化形态。
庙前西街里的老洋楼开起了咖啡店;恤孤院路办起了艺术展;龟岗大马路屹立着人人皆知的菜市场。
因为住在东山口的老广大多非富则贵,原本普通的菜市场被附近的老洋楼的历史底蕴笼罩、随后逐渐「被同化」。
所以东山口肉菜市场,有个最美的昵称“广州富人区的菜市场”。
广州人出了名「数口精、心水明」,尽管东山口肉菜市场屹立于富人区之中,但前往帮衬的本地街坊都有一套“买菜哲学”。
「要看哪个菜档最新鲜,就得看它那有没生鲜灯」。
没有生鲜灯的「辅助」,是不是隔夜菜、干货存放了多久,一眼就能看出来。
对老广来说,逛市场最大的乐趣无非是和摊主「打打牙骹」,再通过跟中医理论几乎相近的望、闻、问、切去挑选「心仪的菜」。
在关于吃的方面,广州人除了追求“不时不食”,还讲究食疗的效用。
就算是简单的买一颗菜,当中也暗藏学问。
春夏当造苋菜,多吃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秋冬进补需要菠菜来滋阴润燥;深冬增城的迟菜心则是不二之选。
有意思的是,在东山口肉菜市场,一般档主都会在菜堆里插上价格牌,并新潮地tag上几个标签。
本地番茄比外地番茄更起沙,做广式家常菜番茄炒蛋,或滚个番茄紫菜蛋花汤就最好不过。
但要是当沙拉吃,沙沙的口感并不是人人喜欢。
台山松花比一般椰菜花好吃,与油腻的五花肉更是一拍即合。就算简单用辣椒干煸炒一下或白焯蘸芥末酱油也是一绝。
逛东山口肉菜市场时,意外发现一菜档把菇菌分开一份一盘售卖。
在印象中,除非到了晚市收摊前摊主打包出售,不然广州市场很难出现这种销售方式。
但在香港的街市,却很常见。水果、海鲜、冰鲜渔获、甚至肉类,摊主都会预先按一定量分好盘,定价出售,绝不议价。
无论是哪一个菜市场,海鲜摊档前往往都会挤满人。
有人会借故问价而凑凑热闹,顺便比较哪家的鲍鱼新鲜、哪家的虾蟹生猛、哪家的扇贝厚肉。
不过,通常最新鲜肥美的海鲜渔获,早被熟客预订。
穿过东山口肉菜市场的时候,被这档烧腊店浓郁的焦香吸引住。
在射灯下,玫瑰酱油鸡、白切鸡、烧鹅、脆皮烧腩肉被照得油亮光泽,但也许是偏高的价格,无法吸引食指大动的街坊邻里。
在这里记录下的一刻
堑口不算太大,从解放桥下来转入南华中路,直至到福场路,便是堑口的全部。
不过,这片在老广口中像「豆腐润」的弹丸之地,却保留了珠江两岸历史较长的码头,以及未被商业破坏的原生风貌。
在这儿,堑口肉菜市场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出了名物美价廉的堑口肉菜市场,不仅吸引着本地街坊光顾,就连珠江以北的越秀街坊也专程过桥前来买菜。
作为广州市内鲜有的内街市场,堑口肉菜市场由一条条巷子组成。麻石街上,两边的住房前铺后居,相当和谐。
这里有卖到成行成市的糕饼铺、有研磨香浓的芝麻糊店、有香料味甚浓的烧腊店……
有时候,堑口市场更像是一条美食街。
只可惜,那天前往时,却只有零星的店铺尚未打烊,以往门前排起长龙的牛杂店、遭人围观的鲜花店……
统统大门紧闭,以往热闹的场面不复存在。
视线从巷子这头开始望去,也能平行直穿到街尾,相当的诡异。
遇见一位行色匆匆的阿姨,细问后才知冷清的真相。
因为疫情,海珠区市监局为了加强防疫力度,堑口市场实行一月两天的休市,而今天刚巧遇上了。
原本想一睹这个老市场的风采,感受人群熙攘的动感、吆喝声中的人间烟火带来的美感,无奈却得来一场空欢喜。
在这里记录下的一刻
三个市场都各色千秋,以不一样的特色堆砌出广州城里的人间烟火。
不知道你有没有逛菜市场的习惯?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你喜欢的一个菜市场吧!
撰文:荷叶叔叔
摄影:很会拍的MO
设计:被施工队吵醒的郭总
本文授权转载自Livin广州(ID:zouqilx)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Livin广州
编辑:杨美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