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郁南无核黄皮文化节,7月25日,在广州务工的李先生回到家乡郁南县建城镇,打算捎些新鲜的黄皮送给广州的朋友品尝,开车从广昆高速建城出口一路往镇圩驶去,他发现路面整洁了,环境优美了,与一个月前相比真是大变样。
为什么短短一个月间会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今年以来,建城镇结合“弘扬悠久西宁文化,建设美丽黄皮之乡”行动,大力开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文明圩镇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圩镇人居环境,打造湾区“果盘子”、生态休闲精品旅游线路,争当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标杆。
据了解,该镇依托西宁八景、西宁文化、无核黄皮专业镇等资源,突出生态休闲养生特色,规划建设旅游精品线路,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聚力打造湾区城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整治西宁古镇环境,修复西宁古迹、古建筑,整合西宁文化资源,重塑西宁古县城,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镇的市域标杆。把握市规划建设西江经济带,县谋划建设生态科技园的有利时机,以无核黄皮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借势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与旅游网络相配套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美食农业,聚力打造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
据建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由精宏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郁南县建城镇村庄及圩镇卫生环境整治项目,自7月3日开工,7月22日交付使用,历时19天,成功打造成了西宁古镇、黄皮之乡的古镇特色文化景观项目。该项目是综合展示郁南县、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成果,促进郁南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更好地宣传推介中华名果郁南无核黄皮产业,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文明圩镇。通过精准设计及高效施工,项目团队结合项目西宁古镇文化、黄皮产业等要素,打造了黄皮形象景墙、镇级标志、观景平台、黄皮公园牌坊、城中路整治、黄皮广场、黄皮街入口景观、黄皮内街整治提升等8个节点项目。
在260多米的“黄皮街”,规划有自来水管和污水管网铺设、三线落地、道路硬底化、骑楼街和外墙修葺、人行道铺设、黄皮文化载体展示等设施,本次黄皮节消费扶贫产品展销就在该街,黄皮节前两天游客累计达近6万人次,“黄皮街”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更是外出乡贤返乡必到之地。
“今次建城镇整治建设带来崭新面貌,建城街群众非常支持政府工作和配合施工队施工,通过整治很多遗留问题也得到解决,群众非常开心。尤其通过施工队19天的昼夜奋战,让沉寂了30多年的建城古街重新焕发生机,整个工程项目都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点。”在建城街居住的朱先生自豪地说。
建城镇是郁南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按照“理清县内与县外、县城与圩镇、城市与产业、城市与人口、城镇化与基层治理五对内在关系”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坚持立足“一区”、融入“一核”、协同“一带”,对接融入三区,积极探索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聚焦“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主线,明确“城镇化率大提升”目标,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宜居旺镇、改革活镇、人才兴镇、党建强镇”六大工程,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目前,该县出台了《郁南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突出规划引领,抓好《郁南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5)》《郁南县南部区域副中心总体规划》以及各镇《镇区总体规划修编》等,近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不断完善市域空间格局,继续增强城市承载力。
郁南县有关领导表示,当前,该县聚焦“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主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城扩容提质、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把握好“城镇化率大提升”目标,围绕“一核一副三中心”(县城核心都城镇、县城副中心连滩镇以及三个中心镇建城、千官、南江口),积极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宜居旺镇、改革活镇、人才兴镇、党建强镇”六大工程,利用五年时间,确保在“十四五”期末,城镇化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县城核心人口规模达12万人以上,连滩县城副中心人口达5万人以上,三大中心镇人口达1.5万人以上。
【全媒体记者】李嘉怡
【通讯员】叶锦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