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经济学|印度奶农宁愿倒掉牛奶,为何不免费给穷人?

南方产业智库
+ 订阅

image.png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奶农以极端方式要求政府提高牛奶收购价:一车一车倒牛奶。受疫情影响,牛奶和奶制品滞销价格大跌,农场组织要求政府为牛奶和奶粉提供补助,并要求政府取消进口1万吨奶粉的决定。

一车一车倒牛奶,这得多浪费。那问题来了,宁愿倒掉牛奶,奶农为什么不免费给穷人?

送人也是有成本的

倾倒牛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想到了中学历史书上关于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故事,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乳制品产量严重过剩,大量牛奶滞销。于是,农场主把大量过剩的牛奶直接倒进密西西比河。

而现在,这种的场景再次出现。疫情期间,美国威斯康星州牛奶出现滞销,很多奶农不得不选择倒掉多余的牛奶;同时,很多需要牛奶供应的学校和餐厅都关闭了。

需求量大大减少,大量牛奶滞销,价格一落千丈。位于威斯康星州附近的一个农场,直接打开水龙头把牛奶冲掉。

牛奶为什么不送人?其实,送人也是有成本的,首先,送人的牛奶要进行加工;其次,第二,运输也是需要成本的。与其进一步亏本,还不如硬着头皮简单粗暴倾倒。

从源头上减少产量,也是一种提高价格的办法。而且,如果低价卖牛奶,那以前花高价买的消费者肯定觉得自己吃亏了,并且以后不会再购买你的商品,就等着以后打折处理再买,你的商品以后在消费者心里就不值这个价了。

如何用市场化方式帮助奶农

奶农宁愿倒掉,也不愿免费送人,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词——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提出。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也就是说,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

试想一下,如果你心地善良,心想这么好的牛奶怎么可以如此浪费?你决定让穷人也能喝上牛奶。那么,你应该怎么做?

你决定亲自开着车去农场,负责把这些牛奶送给穷人。这样的做法合理吗。未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你直接到市场上买牛奶然后送给穷人。假如市场上牛奶价格是300元,包装费、运输费等等要400元,你觉得哪个更划算?

假如牛奶价格是400元,而包装费、运输费等等要300元,那现在是不是比较划算呢?其实,这种方式并没有解决奶农的痛点,直接去找奶农拿牛奶,只会让生产效率较低的奶农得到资助。

所以,你应该在市场上买牛奶来帮助穷人。试想,你在市场上买牛奶,带动需求上涨,引发牛奶价格上升,就会有一部分交易成本比较低的奶农就获益了,带动优秀的奶农,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就要明白有些商品宁可扔了也不要随便送。一位网友在网上表达了免费送的困境:以前家里是卖凉皮的,经常会有剩的凉皮卖不完送人,时间久了,不同的声音也出来了,“卖不完才送我们”“他家东西不好吃,经常卖不完,送人都送不出去”,那你觉得这生意还能干下去吗?

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资源有效配置

归根到底,倒牛奶这事,通常是因为价格倒挂。对一些奶农来说,交易成本,已经大于商品售价。

不过,很多场合下,已经不是简单的买与卖的关系。从社会层面看,当前交易已经越来越复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悦就提到,为达成交易,参与各方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件事:一是识别、验证和商谈,确定参与者的身份、交易标的状态和交易条件;二是交割,用可靠、安全的方法传递货物及款项;三是稍显“虚无缥缈”的信任,对于对方行为缺乏预期时,交易风险委实有些太高。

用租房这一典例,可以更好地说明以上因素在实际交易中的作用。不妨假设你我是房东,希望出租空置房间。面对意向租客,首先是识别、验证和商谈:一是见面,确定双方身份是否属实;一是看房,确定没有吹嘘编造房屋条件;一是谈各项租赁条件,包括租期租金等等。信任也是先决条件,双方不可能彻底了解对方,也不可能在契约里顾及所有变故、涵盖所有权利义务。未及之处,需要信任来覆盖。最后,如何支付租金及交付房间,也要耗费精力。

从交易成本出发,容易理解为何资源闲置现象普遍存在。以美国数据为例:全美家庭拢共拥有数千万钻机。如果算上其他各项家用工具设备,总数将达到数十亿之巨。为了存放这些设备,美国家庭又开辟出数百万房间、购置数百亿收纳装置。不过,无论是商讨租赁钻机,还是在出租者与租赁者传递钻机,都显得太麻烦,这就造成了一个负面效应:成本阻断交易。

反过来讲,闲置现象遍地,也预示着广阔的福利改进空间。无论是推出便利识别或验证的基础设施,还是建立便捷的支付工具,抑或建设准确、及时、便于查阅的信用体系,都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也就能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正如去年,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会议通报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围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其中提到,“优化基础性制度为根基,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撰文】郜小平

【海报】许蕾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扫码加入“睡前经济学互动群”。欢迎投稿交流:nanfangcyzk@163.com)



编辑 刘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