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医院升级“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
牵手中医名校,驶入发展“快车道”,7月25日上午11时,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约,携手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未来,东莞市中医院将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为第一名称,参照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标准建设和运营,力争五年内实现医院编制床位数1800张,医院综合服务水平进入全国50强中医医院行列,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院。点击链接:新跨越,新发展!南方+直击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签约揭牌仪式>>>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的签约挂牌,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希望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以此为契机,塑造优势,优化服务,弘扬文化,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高水平中医院。”在签约仪式上,东莞市长肖亚非对医院的新发展寄以厚望。
将投入3亿财政资金支持医院新发展
此次强强联手,是东莞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东莞的需要。
根据《东莞市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行动纲要(2016-2020年)》,中医药强市助力卫生强市建设,打造健康东莞。其中,要求将东莞市中医院打造成为现代化高水平中医院,带动提升全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2019年,为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经考察研究,借鉴省内医院成功经验,在东莞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局的支持和领导下,东莞市中医院提出了以校地共建模式推动医院创建高水平中医院的发展目标。
校地合作的对象,是创建于1956年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这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拥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是广东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的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升级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并成为省部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优越的医疗、教学及科研资源。
肖亚非在签约仪式上说,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东莞的合作由来已久,特别是共建的中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开启了东莞市中医药生物产业的开端,粤港澳大湾区(东莞)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也在加快研究推进。此次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的签约挂牌,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投入3亿财政资金支持医院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软硬环境,并将充分信任医院理事会成员、充分依靠医疗人才队伍,全力推动医院做优做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说,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东莞市人民政府携手合作,参照直属附属医院的要求和标准来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必将开启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篇章。
“五个融合”,提高医疗、教学、科研实力
“校地合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突破地方医院发展普遍面临的科教研能力薄弱的瓶颈,为创建高水平中医院夯实基础。”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殷炯棠介绍。
“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合作,不仅提升市中医院的医教研能力,而且还要提升市中医院的整体水平。”殷炯棠表示。据悉,市中医院将引进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其三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医院)的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利用其雄厚的学科实力和专家优势,为东莞市中医院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医疗和科研支持,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东莞市人民政府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合作协议》(下称“合作协议”)签署后,将以东莞市中医院为载体,通过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全力提高东莞的中医诊疗水平、诊断技能和治疗疗效,努力打造公立医院改革范本。
合作参照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要求和标准,结合东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双方将创新模式,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市中医院管理体系,全面优化医院发展规划。
“此外,通过合作共建,将实现医院“五个融合”:管理融合、品牌融合、人才融合、技术融合、学科融合。争取五年内达到省高水平中医医院标准。”殷炯棠提及了共建目标。
同时,广州中医药大学也将通过市中医院在东莞建立医疗、教育、科研基地,拓展中医药事业发展平台,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
建设全国知名现代化三甲中医院
“市政府在政策上、财政上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殷炯棠说,借助与高校资源共享的大好机遇,市中医院也将全面提高医疗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
如今,东莞市中医院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如中医院国医馆项目,将建设成为集诊疗、康复、科研与学术交流、师承与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综合体,为群众提供极具中医特色的诊疗服务。
此外,作为医院的老牌重点专科,市中医院骨伤科是国家“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十一五”首批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也是东莞市首批唯一一家骨科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单位。
“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计划在5年内建设骨伤科研究中心并投入使用。”东莞市中医院副书记、院长叶国华介绍,该中心定位为医、教、研一体化的东莞市骨伤科研究中心,功能包括:骨伤科门诊、骨伤科住院部、医教研一体化骨伤科手术室、骨伤科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骨伤科实验中心(国家级)、骨伤科多媒体教学基地、骨伤科博士后工作站等,设置床位800张(一期开放500张),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硬件环境。
相关链接: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有一批以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有29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市中医院简介
东莞市中医院是东莞地区唯一一家集医、教、研、康复和养生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中医医院。医院于1995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2007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综合卒中中心,是广东省第三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中医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广东省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5A级单位。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科、骨伤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6个(骨伤科、脑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针灸科、急诊科);广东省中医儿科重点建设单位1个(儿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个(肛肠科、老年病、治未病科、推拿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护理学、临床药学)。
医院现有总院和莞城分院两个院区,设有3个门诊部,正筹建东莞市中医院国医馆、东莞市骨伤科研究中心。医院占地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6万平方米。医院2019年门急诊量达17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5万人次。多年来位列“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
【记者】欧雅琴
【摄影/视频】孙俊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