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与机,佛山旅游产业如何攥紧自救钥匙?

南方+ 记者

“我想给评委们讲个故事,为何油炸面筋在佛山叫‘油炸鬼’。”来自广东绿洲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的袁绮文,在本周参加2020年佛山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讲好佛山故事”技能竞赛总决赛,她与佛山14名导游共同竞争“佛山市职工(讲好佛山故事)技能竞赛技术状元”称号。

本次大赛,不仅是佛山市旅游行业工会联合会首次举办旅游行业职工技能竞赛,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佛山旅游行业一次“自我救赎”。

因为疫情袭来,2020年1月24日文旅部发布通知,全国暂停境内外跟团游和“机票+酒店”半自助旅游产品,意味着这场黑天鹅事件让旅游行业进入歇业状态,由此引发的线路取消、景点关闭、收入锐减,就如多米诺骨牌,在半年时间里给佛山旅游产业以及从业者带来严重影响。

文化产业是一个城市崛起的重要驱动力,更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佛山以建设“更具品质的文化导向型城市”为总体目标,加快推进文化与城市融合发展,力争实现文广旅体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10%,打造与“经济佛山”相匹配的“文化佛山”。随着近期“省内游”“国内跨省游”等行业指引陆续出台,佛山旅游行业如何走出困境?

坚守:

留下来的导游挖掘新领域潜力

站在“讲好佛山故事”技能竞赛总决赛舞台上,袁绮文很自信,她对“油炸鬼”这个典故是脱口而出。但是让她回忆半年前旅游行业遭遇变故,则有点不愿提及。

“刚接到上级部门通知的头几天,只要干一件事,忙着取消已签好的出游合同。”袁绮文加入旅游行业20年,本料想今年春节又赚一桶金,但是疫情让愿望变为泡影。

最为关键的是,因为导游收入有很大比例来自旅游线路提成,一旦项目中止,意味着每月就只能拿不到2000元的基本工资,当时佛山不少导游异常艰难。

以顺德创办最早的国际旅行社即“顺之旅”为例,该公司当时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员工共享”的方式,号召旅行社员工主动参与,缓解其他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在2月中旬,“顺之旅”把办公室变成了“流水线”,发动70%的员工,6至8个人一组,每天7个工时,以平均每小组2500个(件)的速度完成量产,支援一家准备上市的电子企业完成紧急订单,而参与的员工每人每月可增加收入600元到1000元。

“当时有同事、同行觉得看不到希望,有很多离职找其他岗位,自己也有点彷徨。”在这个关键时刻,袁绮文的家人给予她很大支持,认为她还可以坚持做下去,而且还能做得更好。

从3月中旬开始,袁绮文所在公司就开始“自救”。

“近期‘国内跨省游’限制逐步松绑,给游客体验外地文化创造了机会。”袁绮文表示,公司最近几年都在做定制旅游产品。“我们做的亲子游,让小孩感受当地文化氛围,到当地学校里接受特色教育,而且这种定制产品的住宿标准都至少是四星级酒店。虽然与传统旅行方式相比,游客总量会少一些,一旦能借助暑假这个契机,还是有望实现一些目标,毕竟我们去年服务了5000人左右。”

与袁绮文这种行业老江湖相比,来自“顺德中旅”,获得过“顺德区优秀导游”称号的张世友入行只有5年多,今年遭遇会让他终生难忘。

“我之前带去东南亚的旅行团比较多,这次是彻底过了个轻松的春节。”旅游黄金档期基本没收入,让张世友有些消沉,不过作为优秀导游的他,还是坚定信心要在这一行闯出点成绩。

5月广东省对“省内游”限制进行松绑后,他所在的公司策划了一些以顺德、佛山本土文化为内容,针对广佛江三地居民的短途旅游项目。“端午节小长假公司几乎是全员上阵,处理各种业务。”张世友这样说。

拓展:

“景点出招+政策引导”撬动旅游产业活跃度

如果把旅游行业视为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从业人员是连通每个环节的“轴承”,而大型景区就是最终的“处理平台”。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地方旅游业龙头项目运转良好,意味着旅游产业走上正轨。

7月18日,作为佛山最大的都市文化旅游综合体,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项目开启夏日狂欢季,它会在40多天时间里举办近100场活动:通过“欢乐橙子”引爆的狂欢风暴、海神山下踏浪的电音之夜、顺峰街升级的文创市集等项目,让不同年龄的市民都能找到心中所爱。

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项目开启夏日狂欢季。顺德华侨城供图

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项目开启夏日狂欢季。顺德华侨城供图

实际上,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项目去年9月才开始营业,今年1月24日因为疫情防控需要闭园,错过了开园“第一个春节黄金档”,直到3月8日才陆续恢复营业,当时每日限定只能接待3万人。

“上周末开启狂欢季,光是水公园一个项目,2天共入园28000人次。”顺德华侨城认为做好防控要求前提下,挖掘景区特色能撬动旅游产业活跃度。

在今年端午假期里,佛山28家A级景区,有27家已全开放或局部开放,游客既可以选择到逢简水乡享受岭南水乡秀色,也能选择到祖庙感受岭南文化氛围,满足不同需要。

除了景区逐步开放外,全市还通过多个途径激活现有旅游资源。

今年5-6月,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佛山市旅游协会等多个机构推出“5·19我邀游”佛山首届线上旅游惠民月活动,提供免费景区景点门票、酒店民宿房券、餐饮美食券等福利。

截至目前,首届线上旅游惠民活动共开展四期抽奖活动,推出72个商家免费福利合计12807份礼品,活动总计1000多万人次访问,总计超200万人参与活动抽奖。期间带动消费近千万,游客量和订房量稳步上升。

同时,为了加快旅游市场复苏,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启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退工作,推出近5亿元文旅企业税费减免政策,联合银行机构为文旅企业量身定制100亿元的金融贷款产品等项目,帮助企业缓解生存压力和解决资金困难。

建言:

佛山市富盈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敏霞:

关闭线下七成门店,拓展线上服务

最近半年是我从业以来遇到的最困难时刻,甚至非典时期都没法比。但这也给行业管理者一个冷静思考期,让大家优化人力、财力、物力配置,做到开源节流。

节流可以从两方面做起。首先公司往年盈利主要是靠“出境游”,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所有订单都得取消,收入锐减不仅是基层员工,公司管理层也大幅降薪。

另外一个节流就是大面积放弃线下门店。旅游行业利润很低,但是这个行业又很讲一个品牌效应,这就导致以前几乎每家旅行社都会在市内重要繁忙路段、小区集中区域建立地下门店招揽顾客,让顾客走到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自己公司门店,让他们产生信赖感。但是疫情到来,生意停了,线下门店一旦扛不住成本,就只能关门,我们为此大概关闭了70%的线下门店。

关闭线下门店后,倒逼企业寻找、尝试开源途径。现在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子移动端传阅文件、支付速度会越来越快并且更安全,以前客户必须要到门店咨询业务,但是现在咨询过程,甚至是签署合同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大大减少了交流成本,而且互联网提供的可视化效果,是要比人工讲解更直接,这也是企业今后一个发展方向。

基于今年“出境游”尚不明朗,甚至是基本不可能开放特点,佛山的旅游产业还得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过也有发展空间。比如我们发现万元左右的“出境游”如果转换成国内精品游的话,比如做成4—6个人的品质团,还是有一定市场。

佛山很多旅行社都陆续关闭线下门店,应对新挑战。尹辅华摄

佛山很多旅行社都陆续关闭线下门店,应对新挑战。尹辅华摄

顺德区旅游协会会长、广东顺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罗建英:

提前研判“国内跨省游”细节,做好周密安排

暂停172天后,国内跨省游恢复开放。前几天这个消息确实让行业为之一振,初步估计会带动旅游行业进一步复苏。

但从现状看,本地旅游行业从业者必须要提前研判“国内跨省游”细节,做好应对措施。

首先,现阶段各地还是不会放松疫情防控。比如佛山的旅游团到了外地估计都要出示健康码,如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健康码,如何让我们的健康码与当地健康码无缝衔接,这不是一个旅行社能解决的问题,假如这个旅行团里有老年人,又增加了一些难度。

另外,部分地区的交通部门还没有为跨省旅游大巴开“绿灯”,如果必须使用旅游大巴前往目的地,就还得通过当地交通部门批准。

其次,最近我到安徽省进行旅游资源考察,感觉近期推动“国内跨省旅游”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今年南方多个省份暴雨不断,形成洪涝灾害,直接影响暑期旅游档。

而且由于新冠疫情肺炎影响,近半年经济形势下滑,很多家庭的收入都直线下降,在制作旅游线路上需要同行多制定一些可行性方案。

【南方日报记者】尹辅华

编辑 陈禧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