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字数:2234 阅读时间:5min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提出了对人类非常重要的身体权利理论,他在谈到身体被规训的时候,认为身体理论的生物权利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体的方面,一个是群体的方面。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生孩子到底谁说了算。
▼
(秦岚。IC photo/ 图)
参演热播剧《怪你过分美丽》的秦岚,因婚恋问题又上热搜了。
在某次采访中,被记者问到如何面对催婚催生的压力时,秦岚霸气直言:“有人说生孩子是女人的义务,我想说,我的子宫使不使用,关你什么事?”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2020年女性,
因没生育被嘲笑
不止秦岚,就在前不久,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本来在社交媒体分享吃火锅的岁月静好,却不料引来网友去杨丽萍微博下方评论,认为她没有生育一儿半女是人生的失败。相关内容也很快登上热搜,成为了大众讨论的焦点。
不仅结婚和生子,对于一些热爱工作的女性来说,更理性的思维、更善于决断的特征都会让职场女性背负“你太强势了,一点都不女人”的指责。波伏娃在著作《第二性》中说: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被造就的。显然,不管是指责女性应该结婚生子还是女人太强势,都没有把她们放在个体生命的角度进行评价,而是在常见的“女性应该是这样的”话语体系中进行讨论。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女性的结婚生子被看作其价值的重要部分,而没有完成这部分的女性则仿佛欠缺了完整度。同样,对于在职场有着强大竞争力的女性,当她被定义为“强势”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没有被当作一个公平的竞争对手来看待,而是被定义为“女性应该怎么表现”。但实际上,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场竞争中,男女的差别更多的是在逻辑思维、图像思维等方面,而不是“男人应该更强”和“女人应该更弱”的差异。
莎士比亚曾感叹: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在那些既定的女性框架体系中,女性应该负责的是弱与美、贤妻良母还有传宗接代的部分,脱离这些叙事的女性人生蓝本会被当作是一种边缘化的人生。作为长期被物化的女性,要么是容易成为男人征服世界的战利品,要么认为女人应该是依附男性和家庭生存的生物。
(IC photo/ 图)
回归生命个体,
来理解自我价值
这些仿佛定理般的女性评价框架,让很多女性对自己的身体、生活以及生命的看待,都在他者的话语评价中起起伏伏,生活也没有围绕自己的本心在运转。但此次秦岚的回应则恰恰跳出了原有的评价框架,去触及了个体身体权利的层面。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提出了对人类非常重要的身体权利理论,他在谈到身体被规训的时候,认为身体理论的生物权利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体的方面,一个是群体的方面。个体的方面就是以人体为中心,对身体做有效的规训,例如鼓励或者抑制生育;群体方面则是以人口为中心来控制社会的人口发展。也就是说,只要单个的身体被规训了,包括关于身体的欲望和性行为都被规训了,那么整个人口的繁殖、人口的数量等等,它其实也是受到掌控了。——限制不要过早地去性接触或者在繁育的时候不能过度,跟建议早点结婚生子和生育都是同样的原理。
显然,是否使用子宫进行生育应该是女性可以自主决定的身体使用权利。而杨丽萍后来在评论区的回应则更彰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人会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谁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轻的,你的气息是美好的,就会散发出来一种特殊的味道。只要自己过得好,没有伤害其他人,就可以。”这一段表述,其实更加回归到了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本质。
这段关于生命的论述其实也暗合了人关于价值追求的差异。在阿特金森的期望与价值模型中,学者们指出: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个体自认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一目标中获取的激励值就越大,个体完成这一任务的动机也越强。
并且,人的行动动机的产生,还包括内在需求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主要来自于内,而期望则主要来自于外。当一个人觉得某件事对自己非常有意义充满价值,同时外部的环境或者条件又允许时,他就会更倾向于去完成这件事情。
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人,由于对于事情的价值衡量不同,她会选择去做对自己来说有价值的事情,并且会根据外部条件的不同,去判断如何去做、什么时候做。
(视觉中国/ 图)
由自己来排序,
进行自我价值选择
其实,男性同样也会面临被贴标签的时候,似乎强大、竞争就是男性的专属。但事实上,很多男性也不一定就适应竞争机制,而如果一旦在竞争中失利,又要面对周围人的责备。所以,类似的评价体系问题同样也会出现在男性身上。
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并不是针对男人或者女人某一个性别的,而是对人类都适用的。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正如个体心理学阿德勒所论述的,由于社会的分工,人只有参与社会生活才能感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引起乐观和自信。
因此,在人的一生当中,我们都会面临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断做选择的问题。不管是结婚生子,还是在职场和其他人公平竞争,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之一。这也无关乎性别,不是女人就应该怎样,男人就应该怎样的问题,而是我们如何看待事物的价值以及如何做排序的问题。
一个具有自爱和反思能力的女性,她会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不只是听从别人的意见,而是更多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自己来做选择和排序。女性不仅应该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喜欢做的事情,也应该可以主导自己的结婚权、生育权,至于把哪一个看得更为重要,哪一项摆在前面,也应该由个体自由选择。正如在秦岚的角度里,她认为演艺工作更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杨丽萍的人生选择中,将舞蹈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一样。只要自己认为这件事的价值比另一件事来得更为重要,那就可以这样选择。
究竟怎样才是有价值的一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完这一生,并学会淡化所谓传统思想、社会观念带给我们的影响,这才是生命的真正奥秘。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