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丨蔡祖伟: 港口崛起改变一座城

汕头观察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汕头招商局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负责人蔡祖伟,是汕头港发展的亲历者。

1984年,蔡祖伟被分配到汕头港务局工作,担任调度员一职。“刚到港务局的时候,每人桌上都放着一个算盘用来计算,不像现在可以用计算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蔡祖伟笑着说道。

蔡祖伟。

蔡祖伟。

上世纪80年代初,汕头港正在推行运输集装箱化。彼时,集装箱船运货入港停泊后,还得靠工人将吊机的钩挂到集装箱上。“码头的吊机功率小,吊起来会有轻微摇晃,有时候需要用到货船上的吊机,基本上属于半机械化运输。”蔡祖伟说,至于像煤这样的散货,则全靠码头工人肩扛。

蔡祖伟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以前,一艘3000吨级的运煤船,要召集上百名工人,提着铁铲登船铲煤挑煤,往往得挑三四天才能挑完。“2000年后港口设施完善了,比起以前效率高了很多,卸下3万多吨煤,用时缩短到36个小时。”蔡祖伟说,现在有些煤都往集装箱里塞。

除了装货卸货,在集装箱管理上,汕头港也一直在进步。“最开始是采用人工记录的方式,记在一张被称作‘T卡’的纸上,这种管理模式是从香港学来的,用于当时几百箱堆放量的集装箱堆场。现在每个集装箱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编号。”蔡祖伟介绍,2002年开始逐步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到2018年逐渐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集装箱五面带有标记,由吊机自动识别到系统中,简单便捷。

“刚开始最大的码头也就5000吨泊位,而且还无法全天入港。整个老港区200多亩的面积,基本上是以散杂货为主,集装箱更多是运往香港。虽然外贸货量多,但是码头吨级小,毕竟刚刚起步。”蔡祖伟说。

在蔡祖伟眼里,汕头港给汕头经济特区带来的改变非常大。1985年5月1日,汕头经济特区龙湖工业区11万伏轮变电站建成并开始送电,电站的生产设备和材料,就是通过汕头港运进来的。除此之外,汕头港还承担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重点项目建设设备和原材料的运输。在当时陆运不发达的情况下,海运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随着汕头港的一步步发展,老港区逐步退居二线。根据发展计划,珠池港区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腾退。更加先进的广澳港区,将接过汕头港的接力棒,继续发展壮大,为汕头经济特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而蔡祖伟,还将继续见证。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黄嘉锋 庄衔涛

编辑 叶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