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中考卷 | 疫情、易建联上英语卷,社会热点要多关注

珠海大课堂
+ 订阅

今年的广东中考试卷有哪些新特点?考查重点内容是什么?对明后年参加中考的学生们有哪些指导作用?对此,南方+珠海大课堂特别开设“名师点评中考卷”栏目,考试科目结束后,邀请名师对当堂科目试卷进行点评。


“贴近生活 稳中有变。”教育部第三批国培专家、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首批特聘研究员、珠海市名教师冯晓颖表示,整套试卷体现了学科育人内涵,提醒今后中考生要多多关注社会热点,提升社会实践力。

分析:试卷贴近生活,题型有变化

冯晓颖介绍,2020年中考命题原则符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整套试卷尤其是听力部分选材贴近生活。纵观全卷,今年有三大变化:

一是删除“单项填空”,新增“语法选择”,分值由15分变为10分,试题难度加大;

二是将“信息归纳”改为“回答问题”,分值由5分变为10分,读写综合部分的分值加大;

三是考试时间由100分钟变为90分钟,其中听力考试限时20分钟。

听力选材广泛,包括日常生活、周围环境、文娱体育、饮食习惯、疾病健康、交通运输等,其中21至25小题的第二篇听力独白中是“体育”话题,可以听到易建联等人名。在听填信息部分是关于暑假活动的通知,考生们没有陌生感,符合考生认知水平。

“语法选择”题是新增题型,共设10空,难度较往年的“单项填空”有所加大。该题型改革是适应高考的命题趋势。要求考生知道考查的语法点,掌握熟练运用语法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则。

“回答问题”题是在往年信息归纳基础上演变而来,由原来的表格填信息改为回答五个完整的问题,考查考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考生常被假设为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信息的接受者,要求其能准确地看懂内容和接受传授的信息。难度系数与信息归纳相当,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话题——新型冠状病毒,时代感强。

书面表达突出写作自主构思,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基于语篇信息获取再利用再延伸。

备考:多关注社会热点,善于挖掘文化内涵

冯晓颖表示,试卷体现了学科育人内涵,同时又具有鲜明文化特点和中国时代特色,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试卷考查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或态度、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等细节的信息理解和判断,体现了语境与生活联系、语用意识、创造性思维、核心素养等联系。

在冯晓颖看来,后期备考,一是需要考生多关注新题型。新题型更多的是“新瓶装老酒”,新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打牢基础,多积累,多阅读文章,多领悟文章句子与句子间关系,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理解整篇文章、上下文逻辑关系,形成英语的语感。

二是要多关注热会热点。英语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是需要运用的。新冠肺炎疫情、易建联进入考题也就是引导考生要多关注热点话题,要把语言学习与日常运用结合起来,提升社会实践力,善于发现文化现象,挖掘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今年中考英语试题整体难度不大,但出题比较灵活,再加上有新题型出现,容易让学生难以把握,出现偏差。”珠海市三灶中学初三英语及备课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凌敦表示,从本次考试来看,今后还是要在基本功方面帮助学生多下工夫,多多夯实基础。

整体分析:时间缩短,题型有变

凌敦表示,今年英语中考时间缩短了10分钟,由原来的100分钟改成了90分钟,使得学生的答题时间减少,学生面临的压力有所增加。

凌敦提到,试题中有两道题型有所变化,一是原来分值15分的“单项选择”改成了分值为10分的“语法选择”;原来分值为5分的“读写综合”中的第一小题“信息归纳”改成了分值为10分的“回答问题”。这两道题都是以前中考中没有出现过的题型,没有之前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因此学生也面临了比较大的压力。

题型解读:比较灵活,易有偏差

听力:侧重基础语言交际能力,对考生的考察比较具体、到位,指向比较明确,题目难度适中;

新题型语法选择:文章通俗易懂,所考察的词组、时态、语态等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基础知识的把控比较严谨、细致;

完型填空:文章难度较大,学生对于主旨大意和细节把握起来不会太容易,需要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做题能力;

阅读理解:难度不大,学生只需要多点细心和耐心,得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短文填空:这道题从来都是难点,从今年的题目来看,难度不是太大,但个别空欺骗性比较强,学生如果稍微不细心或者能力不够非常容易出错,要拿满分非常不容易;

读写综合——新题型回答问题:总体不难,但问题切中文章的要点,着重于学生的发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中等以下学生在规范答题方面可能会因基本功不扎实而造成各种丢分,拿满分也不容易;

书面表达:今年试题所给的内容要求比较宽泛,对学生答题的限制不多,利于中后层生答题,但要写出“出彩”的作文也不容易。


珠海市文园中学、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林红贞也在第一时间带来了她对今年中考英语试题的点评,并认为平时除了注重基础,还应引导学生多方面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

分析:难度不大,部分题型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

林红贞介绍,今年的中考没有考试大纲,试题的依据就是《新课程标准》。“中考英语试题我从头到尾做了一遍,整体感觉难度不大,应该会有满分学生。”

而从具体题型上来看,语法选择和配对阅读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完形填空是属于科技的话题。阅读A篇有新意和创意,选取的两个活动也比较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阅读B篇是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属于人与自然的话题;C篇的配对阅读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涉及面比较广,有24节气、唐诗、国画、剪纸、中国饮食和传统体育活动太极等。“这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在林红贞看来,英语不仅是一门工具,也有育人的功能。短文填空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话题;而读写综合是有关传递爱心,传递温暖的故事。“这些都是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学生熟悉的话题。”

建议:多方面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

林红贞认为,从此次命题的风格来看,应让学生培养多关注身边事情的习惯,尤其是有正能量、励志的人和事。“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林红贞同时建议,还应引导学生多阅读和积累:“英语学习和考试,万变不离其宗,重基础,抓落实。要在扎实的基础之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划】冉小平、冯晓颖

【点评】冯晓颖

【整理】冉小平、刘梓欣

编辑 叶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