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个学科能否可持续发展一样重要。
如何让更多的青年医生尽快成长为各专业组的中坚力量、建立合理人才梯队,是神经外科保持学科实力居国内前沿、省内领先的关键措施。青年强,则学科强。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科带头人王业忠主任的带领下,神经外科的综合实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尤其在科室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通过科主任的精心管理、耐心指导、无私“传、帮、教”,青年医师的临床水平、科研能力迅速提升。目前,科内青年医生的工作积极主动,开拓进取、勇于担责。通过科室提供的平台和自身不懈的努力,他们的工作已经结出丰硕成果,成为科室发展不可或缺的栋梁。
▲王业忠主任带领青年医生查房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位
神经外科优秀青年医生的代表人物
姬云翔
41岁,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姬云翔医生是神经外科领域的“全能型选手”,不仅可以独立完成很多难度较大的开颅手术,同时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工作勤勉、夜以继日,是神经外科的“拼命三郎”,虽然年轻却在专科疾病诊疗和手术方面有颇多经验。
▲开颅手术显微镜下操作
▲指导进修医生进行介入手术
1
患者肿瘤巨大、生长在功能区,肿瘤组织周围包绕血管、神经,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手术极有可能造成患者功能损伤、瘫痪或危及患者生命。姬云翔主任凭借自身手术技术结合影像学、血管造影、多模态融合等多种技术,完整切除肿瘤,完全保留患者功能,术后患者康复快速。
病例1:枕下后正中入路小脑肿瘤切除术
2
患者晚上十点救护车送入急诊,神经外科医生会诊后,经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导管室进行动静脉畸形血管栓塞,5小时后栓塞结束,又直接送入手术室进行开颅手术,姬云翔主任对该患者进行介入、开颅的全程治疗,彻夜手术,挽救了患者生命,给这位年轻患者带去新生。
病例2:复合手术——右颞枕叶破裂动静脉畸形栓塞后切除术
肖仕印
39岁,博士,主治医师,能独立完成复杂颅底肿瘤手术,椎管肿瘤切除术,尤其擅长神经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并已完成多例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神经内镜下脑血肿清除术。他一直秉承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是术者中的“完美主义者”。
▲内镜下手术
▲开颅手术显微镜下操作
1
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包绕颈内动脉,经鼻内镜手术全切肿瘤,避免患者大骨瓣开颅,手术美观、创伤小,要求术者能够娴熟操作神经内镜,并对周围解剖结构非常熟悉。
病例1: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
2
巨大后颅窝脑膜瘤侵犯乙状窦,血供丰富,术中易出血,术者在全切肿瘤的同时,保证术中出血量极少,利于患者手术安全平稳进行,术后快速康复。
病例2:右天幕小脑巨大脑膜瘤切除术
柯炎斌
39岁,博士,主治医师。可独立完成前颅窝底肿瘤切除术、矢状窦旁肿瘤切除术等手术,成功进行了多例脊髓脊柱手术。他工作认真细致,领悟力、操作能力强,近几年在专业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柯炎斌医生进行开颅手术
▲柯炎斌医生进行脊髓脊柱手术
1
肿瘤从脊髓圆锥长出,包绕马尾神经,涉及多脊髓段,全切肿瘤,术后患者肢体活动、大小便、深浅感觉均正常。
病例1:腰2-5室管膜瘤切除术
2
患者高龄,肿瘤巨大,恶性肿瘤边界不清,深部达脑室旁,血供丰富,全切肿瘤后完整保留患者功能,辅助全程足量放化疗,术后一年患者肿瘤未复发。
病例2:右枕胶质母细胞瘤切除术
高修众
35岁,主治医师。高修众医生专长于神经介入方向,近三年来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介入手术上千台。他为了能够尽快掌握神经介入的相关技术、在临床上更多更好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三年来几乎全年无休,坚守导管室,经常在夜间进行急诊手术,全天候为患者服务。
▲高修众医生进行介入手术
神经外科目前在站博士后共7人,为科室发展储备了高质量人才。近两年他们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3项、特别资助(站前)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项。目前已发表署名本单位SCI文章10余篇,在投SCI文章4篇。他们的加入和努力,使神经外科科研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医院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学科带头人王业忠教授的精心管理下,各级医生勤奋工作、青年医生积极向上,神经外科的路会越走越宽!
青年强,科则强!
广医二院神经外科奋发图强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来源 | 神经外科
编辑 |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