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人社团在祖籍国与所在国之间常起着沟通桥梁作用。随着时代政策、科技等因素的发展,华人社团桥梁作用在不同领域有所消长。在东南亚,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等的合作蒸蒸日上,东南亚华人社团的作用有所调整,呈现出特色专门化趋势。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一般来说,海外华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形成华人社团。东南亚地区华人社团众多,除起到了对当地华人一定的保护帮助作用外,长期发挥了沟通祖籍国与其所在国之间的作用,并充当双方联系的桥梁。如今随着东南亚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华人社团桥梁作用在不同领域也有所消长,在部分领域,华人社团桥梁作用可能日益突出。
华人社团定义与作用发展
华人社团,指的是早期移居海外的华侨,为团结互助、联络感情、共谋生存与发展,或以学院宗亲,或以地缘同乡,或以业缘同行等为纽带,自发建立起来互助联谊与自治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早期,华人社团作用通常以华人在海外所在国互帮互助的形式表现出来。随着时间发展,中国与外国交往的日益密切推动了华人社团作用的发展更新。因此华人社团作用逐渐不仅仅局限在华人在所在国的帮助救济,更有起到沟通所在国与祖籍国的桥梁作用。
至今,华人社团发挥的桥梁作用主要有民众关系发展、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等几个方面。受到中国与海外关系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其桥梁作用一定程度上在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消长倾向。东南亚作为海外华人第一大聚集地,东南亚华人社团桥梁作用亦根据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发生了一定变化。
作为交流平台的作用增强
东南亚华人社团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服务在当地的华人群体,其活动范围局限在华人所在国当地,与祖籍国联系少。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关系发展的日益密切,这种密切关系自然推动了华人社团作用的扩大,华人社团开始长期发挥作为祖籍国与所在国民间友好关系交流的平台作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迅速蔓延,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紧急,东南亚华人社团积极援助中国抗疫,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国内抗疫的物资紧缺问题。3月,中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而在东南亚地区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泰国多个华人社团共同举办“同心协力、共抗疫情”座谈会。与会代表表示:“我们各商会要做好准备,一旦疫情爆发,要像当初支持祖国抗疫的决心一样,支持泰国,为我们所在国做出积极贡献。”华人社团在抗疫中的责任作为对于祖籍国和所在国而言都提升了两国对彼此的好感度,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祖籍国与所在国民间的交流和友好关系发展。
实际上,华人社团与中国政府没有组织与隶属关系,但由于其具有联系祖籍国与所在国的特殊性,除一般民间交流,有时亦发挥着联系政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官方关系的发展。2017年,中国政府黑龙江省委副书记陈海波会见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代表团。在会见期间,陈海波提议构建双边互利务实合作的桥梁,提倡马方资金流入(中国黑龙江)发展。同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志军率团拜访了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 ,他提出总商会要继续发挥沟通中马两国人文交流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资源,为中马合作谱写新的美好篇章。可见,华人社团独特的定位,随着祖籍国(中国)与所在地(东南亚地区)关系的发展,双方各领域交流将愈发扩大和深入,东南亚华人社团作为交流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且联系政府的作用也会更加凸显。
作为经贸桥梁的作用增强
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往来的增加,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间经贸关系进一步密切。近年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和发展,更是加速了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2018年下半年,中国在东南亚投资和建设合同金额为56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倡议资金强势复苏下,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东南亚投资达到了110亿美元。不仅有中国民间企业资金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东南亚市场,而且不乏有国企亦因此参与了在东南亚市场的合作投资。东南亚地区作为新兴的投资目的地,面对投资资金的大量流入,或多或少仍存在投资风险陷阱等因素。而当地的华人社团,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中资规避陷阱风险,使之更好地进入东南亚市场。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左晔提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时应充分发挥海外华人社团力量,应充分调动利用海外华人社团的人才、技术和人脉等宝贵资源。可以看出,华人社团在当地具有的优势基础确实可以助力对东南亚投资的顺利开展,在投资进入时起到沟通当地和中资桥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如火如荼的开展,东南亚地区独特的劳动力优势等要素也在促成产业转移型的中资进入。可以推测,随着中资进一步流入东南亚,并呈现出上升发展趋势,东南亚当地华人社团经贸桥梁的作用会进一步凸显。
除发挥了降低中资进入东南亚风险、助力中国对东南亚投资的效果外,华人社团亦在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时发挥着类似的相同作用。进入中国市场的东南亚企业一般为东南亚华商。华人社团通过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交流,为东南亚华商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中国投资最新消息,这激励了东南亚华商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密切了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关系。2018年,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正式全面生效,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贸易愈发密切,华人社团经贸桥梁的作用亦愈发突出。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作为民间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相对弱化
促进民间文化交流一直是华人社团桥梁作用的重要方面。而如今,除一如既往的传统文化交流,如汉语、民族文化等较为传统的文化交流内容仍主要通过华人社团桥梁进行以外,一些更受当地大众所喜爱的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则直接通过网络等形式实现了传播互通。
中国现代的流行文化通过网络平台,更为直接快速地打进了东南亚市场,并成功实现了中国流行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大热。以近段时间火爆的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为例,在其开播的第一天即在越南的推特平台上荣登趋势榜第一,在东南亚的社交网络上亦出现了类似国内微博应援站的选手粉丝站。不仅是大众潮流文化,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也通过网络实现了对外传播,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如知名视频博主李子柒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中国传统农家的衣食住行视频中,有介绍活字印刷术、文房四宝等的中国传统文化,亦引发了东南亚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这些都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发挥了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载体使得民间的文化交流不受时空限制更加快捷地进行。虽华人社团仍保持着其传统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但在如今科技的发展下,民间文化交流方式已倾向互联网模式的线上发展。今年是中国—东盟数字文化年,数字化合作盛行势头更是助推此类互联网模式的线上交流发展。互联网线上模式更为方便,且受众面更大,传播内容更为丰富,将成为未来民间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故此在一定程度上将相对消减华人社团作为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
东南亚华人社团在连接祖籍国与华人所在国发挥着重要的桥梁沟通作用。但随着时代、科技等因素的发展,其桥梁作用在不同领域发生了消长。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密切、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华人社团作为友好关系交流平台与经贸桥梁的作用会进一步凸显;而华人社团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交流作用,则会随着互联网科技等现代联通技术手段的兴起趋向弱化。面对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变化,未来的东南亚华人社团桥梁作用会朝着专门化趋势发展,不同的华人社团将会更加凸显其特色性。
作者:汤颖怡
来源:海国图智
《东南亚观察》是海国图智研究院独家推的深度报告,聚焦东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重点国家政治经济动态,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内容,为中国与东南亚的读者提供科学、客观、理性的时事解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