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中考卷|数学卷考试时长缩短,考查方式有新意

珠海大课堂
+ 订阅

今年的广东中考试卷有哪些新特点?考查重点内容是什么?对明后年参加中考的学生们有哪些指导作用?对此,南方+珠海大课堂特别开设“名师点评中考卷”栏目,考试科目结束后,邀请名师对当堂科目试卷进行点评。

“突出对数学核心内容和思想方法的考查。”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珠海市名师、珠海市金海岸中学校长马清太表示,纵观中考数学卷,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用到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如运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构建起知识点内在逻辑联系,如规范训练减少易错点。

“题型结构上也有变化,减轻了考生负担,但考试时间从100分钟缩短为90分钟,对考生来说却是另一个考验。”珠海市金湾区骨干教师、初中数学高级教师、小林中学数学老师罗永活认为,今年广东中考数学试题稳定中有变化,考查方式有新意。

分析

今年中考数学卷有4大特点

罗永活介绍,今年是广东第一年没有考纲加持的数学中考,题型更加灵活新颖,具体来看有四大特点:

一是题型结构有变化。在题型结构上,增加一道填空题,去掉一道简答题,虽然减轻考生负担,但考试时间从100分钟缩短为90分钟,对考生来说却是另一个考验。

二是凸显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纵观纵观整份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大多来源于教材,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的比值约为53%,40%,7%。压轴题在试题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化,仍旧涉及了代数、几何中函数、三角形相似等诸多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融入了动态几何的变化特性,凸显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

三是常考题型没有出现。相比往年,一些常考的题型没有出现,如科学计数法、实数的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概率等,变化的是第14题的整体思想、第15题的尺规作图,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试题考查方式的改变,使到知识横向有点拓宽而纵向稳定。第21题的方程组,考查方式的改变加深了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应用。

四是注重“数学生活化”运用。试题注意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的能力考查,第17题的“猫与老鼠距离最小值”、第19题“垃圾分类”、第23题“地摊经济”均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及社会热点话题,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作为试题背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生活化”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考试就是指挥棒。马清太表示,中考试题是否能考查出学生的核心素养直接影响着初中阶段的教学导向。全卷凸显数学核心素养,加强对“数学运算”的考查,突出算法与算理

备考

把握知识点内在联系,才能不变应万变

针对今年考题对明年乃至今后几年中考的启示,马清太表示主要有三点启示:

一是对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要多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要关注《课标》,立足教材。试卷中的很多题目直接来源于教材或高于教材,在教学中应立足于教材,致力于教材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拓展、重组,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功能;同时重视常规,突出“四基”,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突出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渗透。且要重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是规范训练减少易错点。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强化习惯,注重规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与解题习惯,关注每次家庭作业和训练的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是要做到类比思考寻求突破点。今年的试卷在保持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加强了对传统固有定式的突破,特别是试卷以能力立意,可能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比如21题的解方程组,24题没有确定的点坐标,25题的基本运算等。这就需要老师们要抓住主线,立足数学本质进行教学,同时同学们要学会类比思考,发展发散思维,培植反思能力,寻求突破点。

此外,罗永活认为老师和同学们还要做到研究题目、融会贯通。在做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时要注意分析和拓展,理解题目所涵盖的重点知识与解题方法,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策划】冉小平、冯晓颖

【点评】马清太、罗永活

【整理】冉小平

 


编辑 蔡如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