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成果作为“三调”成果的核心载体与展示平台,它的检查是广东省“三调”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保障广东省“三调”成果真实、准确起着关键作用。相较“二调”而言,“三调”内容更细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更详细,规则属性更复杂,加上比例尺变大,取消零星地物和线状地物,所有地物均采用面状要素形式表示等原因,“三调”数据库成果中图斑会更细碎,图斑数量翻上几倍,数据量非常庞大。如何在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识别错误呢?大家看电视剧《西游记》,都觉得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多么厉害,每一次的判断都是那么准确,都能一眼看出妖怪的原型。在“三调”团队中,其实也有一双火眼金睛,来识别三调数据库成果的“妖魔鬼怪”。“火眼”---计算机自动检查在数据库建库阶段,由于切割、接边、融合等处理不当,数据库会存在图斑空间拓扑重叠、尖角、碎面。比如有些线物与线物,线物与图斑之间的缝隙、碎面相当微小,即使放大几百倍,肉眼也很难识别出来。采用计算机自动检查方法这一“火眼”,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些缝隙、碎面逐个识别,而且检查效率也明显提高。众所周知,孙悟空是通过观察对方的云雾来判断识别妖精的。而在“三调”成果库省级检查中,计算机自动检查则是依据国家“三调”相关技术文档的要求,通过在核查系统中设置规范性及逻辑性关系,自动判定调查成果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指导文档要求实现的。在“三调”全量库复核整改成果检查工作中,计算机自动检查识别出6万个错误,为省级检查立下了汗马功劳!“金睛”---人工复核在“三调”数据库成果省级检查中,狭长图斑、权属信息、耕地类型、界线调整等信息必需人工进行复核。人工复核的原理是在计算机自动比对的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比对的方式,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程规定、外业调查成果、遥感影像对调查成果进行辅助目视判读。举检查发现的两个错误案例,如下:
界线调整人工复核案例图,备注说明:村级调查区界线存在明显毛刺折线,需进行合理调整。
狭长图斑人工复核案例图,备注说明:图斑切割后形成不合理狭长图斑,明显存在细长尖角,不符合上图要求,应进行综合处理。
整个“三调”全量库复核整改成果检查工作,共投入人员24人,耗时36天,进行初检269次,正式任务检查406次。编写37条规则,对狭长图斑、权属信息、耕地类型、界线调整等环节进行人工复核。识别耕地类型错误14.4万个,狭长图斑错误5.6万个,权属信息错误0.5万个。 图1 人工复核工作照
图2 人工复核工作照
计算机自动检查这对“火眼”,辅助人工复核这个“金睛”,确保了数据核查的万无一失。通过此次省级检查,共发现错误26.5万个,其中在全省22547个权属单位名称中发现1656个权属单位名称上图不规范错误,经地方复核整改后,全省权属单位由“二上”成果库的29380个变为37328个,增加7948个,增加比例约27%,主要为地方根据已有权属资料细化上图造成的权属单位变化;坐落单位由“二上”成果库的25749个变为23722个,减少2027个,减少比例约7%,主要是因为将一些不合理的坐落单位进行合理归并。数据库图斑总数由“二上”成果库的1093万变为1065万,减少28万图斑。图斑减少主要是将原数据库中狭长图斑、碎小图斑进行了合理归并。
有了计算机自动检查和人工复核相结合的“火眼金睛”,极大地保证了“三调”数据库成果的准确性,是“三调”取经团队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通讯员: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 周松英】
粤自然小编团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