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重开只是序幕,促消费还有这个“大杀器”|经济粤评

经济粤评
+ 订阅

两天内,跨省团队旅游经营活动放开,低风险地区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营业……对于爱旅行爱电影的广东人来说,生活正在加速回归正轨。

也正因此,粤评君认为,随着疫情对消费的直接影响逐步减退,在分析广东下半年消费市场走势时,应该更注重经济自身的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特点,而不是过多强调疫情冲击。

换句话说,如果下半年广东消费市场改善仍不明显,就有必要在疫情之外找一找原因了。

如何促进广东消费长久复苏?粤评君认为,从时间上看,有短中长三策:

短期,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鼓励业态创新,降低物流仓储成本——着眼于刺激消费欲望

中期,加大交通设施等传统基建和5G等“新基建”投资建设,促进新技术开发应用——着眼于拓展消费空间

长期,加速推进落户政策改革,提升“市民化”的量与质——着眼于夯实消费基础

短中期:下决心减负,大力气投资

对于很多居民和相关从业者来说,线下文化娱乐消费的恢复常态意义重大,但粤评君认为,其对消费提振的总体效果不应过于高估。

其一,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比重并不大。2019年数据显示,广东在教育文化娱乐领域人均消费3244元,占人均年消费总额的11.2%;

其二,不论是对消费者还是从业者来说,完全恢复正常运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当的政策可以缩短这个时间,但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变化也可能将其延长;

其三,这些总体仍属恢复性增长,加上部分文化娱乐需求已经通过线上得到替代满足,要实现实质上的同比正增长仍有难度;

其四,近半年时间停业对相关行业内部链条的冲击,也需要时间修复。比如,多部春节大片未能上映,导致成本迟迟不能收回,也就难以投入更多影视作品的制作。

实际上,消费市场不振的原因,说简单也简单,无非是两个:要么不想花,要么没钱花。

短期政策要解决的正是“不想花”的问题。上半年,无论是汽车下乡还是发放消费券,也都意在于此。

粤评君认为,到了下半年,这些政策应该更加具有延续性,并和市场作用结合起来,和更多消费场景结合起来,不断营造消费热点,努力降低各种显性和隐性交易成本,特别是减轻直接由政府决定的税费成本

今年上半年,广东出台了多项为企业居民减负的利好政策,并在复工复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同期广东宏观税负来看,仍有很大潜力。接下来,广东应更加不计较短期税收变化,下决心加大减负力度,让利商家和消费者,为市场活力的恢复提供宽裕空间。

在减负的同时,广东还应做好投资加法。

对于一个省份来说,投资是直接影响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一方面,新增投资本身意味着大量的商品订单和工作岗位,高质量投资还是优质的融资标的,对于稳就业、稳金融等都有重要作用,而这些又将为消费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另一方面,无论交通设施等传统基建还是5G等“新基建”,都将为消费提供更多空间和可能性

换言之,看政府在消费市场等领域的经济恢复中是否发挥了作用,投资增速和投资项目质量是重要参照。

有一点需要说明,将投资作为中期政策并非说可以等一等、缓一缓,而是很多投资项目的建设、发挥效果都绵延多年。高质量的投资,特别是对消费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投资,项目早一分钟开工,消费动力就早一分钟激活,发展就早一分钟获益。

看长期:敞开落户门,提升消费力

广东的城市化率在国内属于前列。

2019年末,全省居住城镇的常住人口为8225.99万人,占常住人口总量的71.40%,这比全国平均水平(60.60%)高10.80个百分点,是除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外,人口城镇化水平最高的省份。

但在粤评君看来,广东在这方面仍有巨大空间。其中原因在于,城镇化水平高并不意味着绝大多数居民已经在城市扎根

数据显示,在广东如此规模的城镇常住人口中,仍有相当比例属于非户籍人口。

例如,2019年底,广州城镇常住人口约为1323万,其中城镇户籍人口约为762万,也就意味着有560多万人工作居住在广州市区,但并没有在当地落户。

深圳更为明显,2019年末,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343.88万人,其中常住非户籍人口849.10万人,占比超过六成。

相当数量的常住人口是否落户并“市民化”,对消费有何影响?

举例来说,在广深等大城市,落户与否往往与购车、购房等大宗消费联系起来。而这两者又是带动消费的重要引擎,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住房与汽车本身消费体量大;其二,对建筑、家电、汽油、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强;其三,由于住房与汽车在使用上的特殊性,对消费具有长期促进效应,比如家电的更新、设施的日常维护等

再比如,很多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能力是参照户籍人口规划建设的,虽然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考虑常住人口的总体需求,但只有让绝大多数常住人口落户,并完成“市民化”,平等的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才能最大化做好科教文卫等领域的消费“蛋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在这方面,广东理应作出表率。在粤评君看来,这也是接下来一个时期观察广东发展的“重要看点”。

除了降低落户门槛,增加户籍人口数量之外,提升“市民化”的质量同样重要。

7月20日,在电影院重开的同一天,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正是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

对于现代经济来说,消费和生活领域的现代服务业密不可分,而现代服务业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规模越大,集聚程度越高,发展质量往往也就越好。

因此,推动更多常住人口落户,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人口集聚,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更好发挥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循环,从最牢固的层面夯实消费市场的基础。

【主笔】王彪

【策划】郑佳欣 黄应来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编辑 陈梅玉
校对 陈大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