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亲历者说丨林勤芝:特区是经济沃野, 更是人才乐土

汕头观察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1983年,林勤芝调往汕头经济特区对外商业集团总公司工作(前称商业服务公司)从事协助基建工作。作为一名特区的建设者,林勤芝感慨道:“大家都怀着建设特区的美好愿望,用满腔热血勇往直前。”

据林勤芝描述,一到上下班期间,自行车流浩浩荡荡,场面十分壮观。而当初满怀梦想的他,也是一路踩着红棉牌单车从金砂东路(当时叫红旗东路)往汕头经济特区上班。

“但到了特区内,放眼望去,都是在建的厂房,到处都是工地。工作环境就别提什么优雅了,中午用餐也都是自行解决。”林勤芝回忆起当年特区的情形时,笑着讲起了一段故事:原来,当时的特区是用铁丝网隔开的,龙湖村的村民在铁丝外面摆开锅炉炒起菜,大家隔着铁丝网跟村民们购买,站在沙丘上就吃开了。

林勤芝在汕头经济特区工作。受访者提供

林勤芝在汕头经济特区工作。受访者提供

后来,大家干脆把铁丝网掀开了一大片,村民们搬来了桌椅,才终于可以坐着吃饭。林勤芝说着朝记者比划了一下,“因为沙丘不平整,还要把桌椅往沙丘里插才能放稳呢!”

林勤芝告诉记者,当时特区内仅有一个中外合资的龙湖商场,为了解决外商及建设者们生活不便的问题及做好市场供应工作,公司在金谷园申请了一小片空地,引进了壳牌石油气的售卖点,设立了友谊商城和小型肉菜市场。

另外,公司还在龙湖沟旁搭建临时的海外商品行、汕纳摩托车行和烟草贸易中心,等等,这些商业场所也方便了海内外投资者和游客的观光及购买。

1989年9月,万商楼正式开业,成为粤东最大的商场,拥有粤东首部自动扶梯。在万商楼,可以看到假山瀑布、喷泉鱼池等景观,周围的临时场所也顺势搬入万商楼,商场内商品多达万种,每到假日就会有很多市民涌向特区采购商品。

在万商楼开业后,林勤芝就调往了出口产品加工厂,负责粤东”三来一补”的业务工作,发展粤东的生产基地,做出口创汇工作,后改为汕头经济特区对外商业(集团)粤海进出口公司。

“我经常在晚上,拎着一袋苹果,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跑到别人工厂里头去,跟老板了解企业的情况。”林勤芝笑着说,“从做基建到做进出口贸易,一开始我什么也不懂,都是这样跑出来的。”

2003年,林勤芝创办了广东华商实业有限公司。据他介绍,之所以选择服装行业,是因为在参与特区建设时对这个行业接触最多,当时很多世界知名品牌服装企业选择在特区设厂,他在参与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业界的精英。

“特区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沃野,更是培养人才的乐土。”他表示,在特区工作,感触最深的就是浓烈的学习氛围。让每个人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其中,并不断开拓视野,创新思路。

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林勤芝努力招商引资、外引内联,引入了一批汕头经济特区的合资合作外资企业,如凯撒、卡仕、花花公子等品牌。

以热火朝天的干劲儿埋头苦干,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迎难而上……林勤芝身上正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拼搏实干的特区精神。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蔡沚彦

编辑 叶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