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轮丨1984:扬长互补,出口创汇型产业蓬勃兴起

汕头观察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1984年,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为龙湖和广澳两个片区,开始朝着以工业为主,出口农业、交通运输、金融、商业、旅游、房地产各业并举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在特区成立初期,汕头特区管委会先后成立了若干家国营企业,包括汕头特区发展总公司、农业发展联合公司、商业服务公司、进出口公司、物资公司、企业发展公司、旅游公司、航运公司等,这也为特区从出口加工区转变为综合性经营的特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基于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正是推动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建设发展、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而在各业并举的综合性经营之下,汕头特区的“经济体魄”也越发强健。

利用优势发展特区创汇农业

汕头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区之一。同时,汕头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海岸线长,水产资源丰富,有发展水产养殖的潜力。

如此典型的“人多地狭气候佳”模式,促使潮汕人民在农业上讲求精耕细作,种植具有较高商品价值的农作物,还要求他们向海洋索取更多的生活资源,并且得把大量剩余劳力投放到副业生产中去。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历史传统,汕头特区从起步建设之日开始,就把依托潮汕平原发展创汇农业作为发展特区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

特区管委会按照建立外向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目标,申请在龙湖加工区的东南面划出19.3平方公里土地作为农业发展区。1981年12月,在汕头特区第一批开设的自办国营企业中,就有汕头经济特区农业发展联合公司。

《艰辛的崛起——汕头特区创业十年》(以下简称《艰辛的崛起》)一书中提到,汕头经济特区农业发展联合公司一成立,就向海内外公布它的宗旨:农业发展联合公司不同于一般国营农场,更不是单纯的特区副食品基地;公司的经营方针是: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农工商、内外贸一条龙。这无疑是对传统农业模式的一种挑战。

张克武是第一任汕头经济特区农业发展联合公司的经理。公司一成立,他就着手抓组建和发展工作。他带领一帮人马,起早摸黑,顶着夏天的骄阳,冒着冬天的寒风,踏勘了19.3平方公里农业预留区的农田、荒丘、泥沼。

“农场办不得,特区农业却办得。”张克武信心十足。

汕头经济特区农业发展联合公司先在汕头市郊农科所移交过来的土地上开辟了一个园艺场。在园艺场的东北侧,建起了两座鸡舍1000平方米,还调来了原汕头市农科所的科长陈尊金。他不分昼夜地蹲在鸡舍里饲养“AA”良种白鸡,几十天就出了产品,在汕头市起了轰动效应。

从种养到加工出口“一条龙”

从汕头培育出来的各种农业优品很快得到国内外的认可,并且有很多外商对汕头特区办农业感兴趣,纷纷前来洽谈贸易和投资。

然而,据《汕头经济特区十年(1981-1991)》记载,特区管委会申请的19.3平方公里土地并不在特区范围内,很难享受特区的优惠待遇,农业公司仍是个“黑户”。

尽管如此,管委会还是下定决定,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拨出100万元作为农业区开发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

发展特区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在获得中央肯定之后,1984年4月,广东省农林发展研究中心在汕头特区主持召开了“广东特区农业发展战略研讨会”,高度赞扬了汕头特区办创汇农业的实践有特色,并在这个会上提到它是“经济特区的一个重大创举”。

同年11月,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的《沿海城市开放和特区工作简报》也发表文章对汕头特区办创汇农业作了专题报道,指出:“特区农业不是可办可不办的问题,而是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坚决办好”,并进一步阐明:“特区农业应是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农业信息、产品、技术内外交流的桥头堡。”

1984年11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范围调整为52.6平方公里,其中龙湖片区(含妈屿岛)22.6平方公里,广澳片区30平方公里。至此,原汕头特区农业预留区全部划入特区范围内,特区农业发展联合公司从此摘掉了“黑户”的帽子。

1985年,特区农业发展联合公司一分为三,成立了农业、水产、土畜三个直属国营公司,分别由张汉源、郑光声、陈尊金担任公司总经理,目的在于加强对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出口创汇等工作的统筹管理和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的内部格局。

“我们最后总结为‘搞现代化的创汇农业’。”特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刘峰在所着一书《回顾与反思》中表示,这是一举四得的事情,既为国家创了外汇;又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农业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为特区及周边地区推介了新技术、新品种,也安排了大量劳动力,真正起了龙头示范作用;最后是为汕头特区积累了部分建设资金。

据统计,1984至1989年间,农业总公司共创汇1780多万美元,上缴税利840多万元人民币。汕头特区陆续从国内外引进如西班牙草莓、日本西兰花菜、泰国皇京白菜、台湾斑节对虾等200多个优良品种,同时加强农、水产品加工增值工艺的研究,逐步形成从种养到加工出口“一条龙”的外向型农业经济体系。

发展现代化技术密集型工业

随着特区成立,工业区厂房快速建成,一家家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企业相继入区办厂。截至1984年底,已有13家“三资”工厂投入生产。这时,特区的决策者们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个焦点上:汕头特区的产业结构应当呈现何种面貌呢?

《汕头经济特区十年(1981-1991)》一书回答了这个问题。书中记载: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肩负着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的重任。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特区自身的发展,还在于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窗口示范的作用。因此,特区的产业应该是现代化、技术密集型工业。

然而,汕头当地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好,轻型工业有一定基础,对外经济交往较多,具有侨乡优势,但存在能源不足、交通条件较差等劣势。从特区实际情况看来,只能选择从以出口为导向、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起步,逐步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工业过渡。

从宏观看来,汕头走了一条以利用外资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工业生产走外向型的发展路子。

由于把工业建设作为特区建设的重点来抓,汕头特区的工业企业发展很快。1982年全区投产的工业企业只有1家,1984年已有10家,到1990年有339家。

对此,汕头特区因地制宜,引进一些具有出口创汇能力的中小型项目,如电子、服装、陶瓷、食品、医药、玩具等。这些项目具有投资少、产出快、耗能低、用人多、应变能力强等特点。

而该轻工业项目也为后来发展规模大、技术高的产业积累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管理经验。以陶瓷、服装这两类产品为例,据《汕头经济特区十年(1981-1991)》记载,1984年出口值仅449万美元,1989年增至2.99亿美元,年均增长131.6%。

1990年汕头特区陶瓷出口总值达到5148万美元,约占广东省陶瓷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服装出口总值超1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43.20%。这两类轻工产品出口已成为汕头特区外贸收入的的主要来源之一。

特区陶瓷产品。蔡沚彦翻拍

特区陶瓷产品。蔡沚彦翻拍

与此同时,汕头特区还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注重对“三资”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并分别制定了鼓励外商投资与兴办产品出口型、技术先进型企业的优惠政策。

多种经营发展特区商业

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为原则,商业兴办实业,以工促商、以商养工、工商结合,是早期汕头特区发展商业的路子。

成立于1983年下半年的汕头经济特区对外商业总公司,当时还称为“商业服务公司”,主要经营进口和内贸业务,服务特区内的办厂外商和职工生活。

“公司成立时,只有1名经理和4名工作人员,再就是一张营业执照和1间仓库作为办公室用。”时任汕头经济特区对外商业总公司总经理的陈义保在《汕头经济特区十年(1981-1991)》中写道。

特区早期,商场大部分为瓦顶平房,一般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直到1984年,对外商业总公司与港商合资创办的龙湖商场开业,这是汕头特区第一家中外合资商场,吸引了众多人前来观光、购物。这时,对外商业总公司也开始开拓对外贸易,做出口创汇。然而,摆在陈义保面前的是“三座大山”——无购销渠道、无经验、无专业人员,怎么办?

1984年,龙湖商场开业。杨立轩 翻拍

1984年,龙湖商场开业。杨立轩 翻拍

1986年,对外商业总公司获准有自营、代理省内进出口经营权,他们抓住和外商洽谈进口商品的同时,探询国际市场适销对路的商品信息,并利用客户去推销出口商品,以进带出。

在此过程中,对外商业总公司变“无米之炊”为“有源之水”。通过设立出口贸易部、制定奖罚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扶持出口商品基地发展生产,解决出口货源问题;开拓远洋贸易等措施,公司就这样一步步对外拓展,从小到大,从少数品种到多种商品,从香港市场到远洋贸易,出口创汇年年翻倍。

1989年,公司自筹资金建设建造的万商楼开业。这是汕头特区首座集购物、娱乐、餐厅、酒店、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场所,内有粤东首部自动扶梯,其中4000多平方米的营业楼堂内经营着上万种中外名优新特商品,成为汕头特区零售商业的最主要阵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起到了公有制商业在特区市场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

除农业发展联合公司和商业服务公司外,汕头特区管委会先后成立了若干家国营企业,包括汕头特区发展总公司、进出口公司、物资公司、企业发展公司、旅游公司、航运公司等。

1984年,龙湖宾馆开业。杨立轩 翻拍

1984年,龙湖宾馆开业。杨立轩 翻拍

《艰辛的崛起》中提到,汕头经济特区的第一批国营企业各有特色。除了主管业务之外,各个行业互相渗透,公司都有自营进出口权,实行产供销一条龙,设立众多的贸易机构、商场、加工厂、保税仓,具备一个集团的雏形。而在领域覆盖面上,工业、农业、交通、金融、商业、旅游、房地产等皆有涉及,真正从出口加工区转变为一个综合性经营的特区。

【1984年大事记】

●1月1日 汕头经济特区龙湖宾馆隆重开业。

●1月1日 汕头经济特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龙湖商场有限公司开业。

●4月3日至5日 广东特区农业发展战略讨论会在汕头经济特区召开。会议探讨了特区办农业的有关问题,肯定了汕头特区办工业的做法和经验。

●6月30日 汕头市、汕头经济特区驻香港代表机构——粤东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6月30日 汕头经济特区驻香港联络部成立。

●7月26日 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干部制度,改委任制为聘请制,实行相应的岗位职务工资制。

●8月7日 汕头经济特区3000吨级泊位集装箱及散装两用码头动工兴建。

●9月3日 汕头经济特区驻广州办事处成立。

●10月2日 汕头经济特区龙湖工业区11万伏输变电站工程动工兴建。

●11月29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范围调整为52.6平方公里,其中龙湖片区(含妈屿岛)22.6平方公里,广澳片区30平方公里。

●12月10日至11日 汕头市人民政府和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联合召开内联工作会议,探讨加强汕头经济特区与市区、各县(市)的经济联合问题。

——摘自《汕头经济特区十年(1981-1991)》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蔡沚彦

点击链接·延伸阅读>>>>

《特区亲历者说丨林勤芝:特区是经济沃野, 更是人才乐土》

编辑 叶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