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望3号
2020年7月20日上午9时,远望3号船按计划圆满完成为期50天的维修改造工作后顺利返航,以全新姿态停靠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
25岁,对于人类来说,正当壮年,但对于设计寿命仅为30年的远望3号船来说,已然步入“老年”之期。“得益于精心的日常维护,我们船上现有各设备性能均较为稳定。”远望3号船船长曹志宜说。
但伴随船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一些影响船舶安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历经50天的维修改造工作后,远望3号船的船舶航海和动力设备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据了解,远望3号船于5月30日驶入江南造船厂,开展了为期50天的维修工程。其间,船体圆满完成了主机保养、水下设备检修、轴系特检、全船涂装以及甲板机械、坞内工程、电气系统、通导消防等室内舾装共计154项工程的维护保养工作。
远望3号进坞维修,时间紧、任务重,50天的施工周期中遇到很多难题和风险。为了确保工程按照计划有序推进,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会同江南造船厂、708所等单位,精心策划、协调资源、把控质量。
维修期间,曾经连日阴雨。江南造船厂中,工作人员和全体船员在各自岗位上,克服着阴雨天气、巨量工作带来的压力,精益求精。每一个工作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确保各项工作无缝链接、件件落实。

“我们本次维修改造时间并不充裕,为了完成预定目标,我们驻船全体船员和船厂师傅加班加点赶进度,确保能够按要求、保质量完成维修改造工作。”远望3号船副船长史开说。
即便到了深夜,远望3号船上也不会安静下来,夜班的船厂工人们通宵赶工。五人一班,一夜三巡,船员在船上来回巡视,昏暗的船舱中,手电筒的光线来回穿梭。为了远望3号船早日以全新姿态重新绽放在大洋深处,大家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

25岁的远望3号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二代航天测控船,主要担负着对火箭高中低轨卫星和飞船及空间站等目标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
1995年投入使用以来,25年间,它远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56次,安全航行70.8万海里,圆满完成以神舟、嫦娥、北斗为代表的88次海上测控任务。
本次修理改造完成后,远望3号船将奔赴大洋,再一次投入到海上测控任务,驶向更远的蔚蓝深处。
【记者】徐勉
【实习生】马子浩
【通讯员】亓创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