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新区:前海对岸崛起城市新中心|聚焦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

南方+ 记者

俯瞰珠江口,放眼大湾区,珠江西岸的翠亨新区接过省委赋予中山“东承”“西接”功能的重要一棒——地处深中通道登陆点位置,这里是珠江东西两岸要素交汇的枢纽。7月18日下午,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台商一起来 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的实地考察活动走进翠亨新区,近百名台商代表来到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阵地调研走访。

1

2014年,经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中山翠亨新区设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翠亨新区迎来新的角色与使命。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翠亨新区按“百年大计、国家一流新区”要求推进建设,包括“六个一流”: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一流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一流的产业和龙头项目、一流的公共服务配套、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的目标是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

在大湾区格局中,翠亨新区不仅成为中山的主阵地,也必然在促进珠江东西两岸一体化、推动粤港澳协同发展中写下重要一笔。

1

新使命

当“参与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写入市委全会报告,中山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翠亨新区的发展和格局,必将在大湾区的城市竞合中为中山乃至珠江西岸赢得新的发展势能,这片土地必须迎接新的使命。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以专业镇经济为主要路径的中山完成了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历程,但在产城融合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上,是被相对忽视的维度。在翠亨新区设立之前,中山的“城市客厅”和“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的概念是相对模糊的。就城市功能而言,火炬开发区的创新带动作用集中体现在产业领域,西部和东北部是五金、家电、灯饰产业重镇,中部的城市空间改造也相对有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山将城市客厅、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的希望,放在了翠亨新区上。

从区位价值来说,翠亨新区接过这个新使命,是历史的必然。

纵观世界湾区发展,向海而生是一个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江大河的出海口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区域,世界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深中通道是未来大湾区东西两岸最高效连接的通道,对未来湾区的区域价值重构起到关键作用,“通道东岸就是目前大湾区经济最活跃、最强大的深圳,周边还有国际化大都市香港、工业明星东莞,以深中通道建设为契机,这些强大的城市必然会把经济触角延伸到西岸。”宋丁说。中山民营经济发达,特别是在创新成果转化,产业配套方面有独特优势,作为通道的西岸出口,翠亨新区成为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视察翠亨

2

新载体

除了产业格局上的互动和布局,出现在珠江口上另一个颇有意味的动态是“科学城”之热:

2019年5月,广州北上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共建南沙科学城协议,受到广泛关注。如今从地图上看珠江口,珠江东西两岸已经透露规划、在建和推进的科学城,就包括了广州的南沙科学城、深圳的光明科学城、东莞的中子科学城等。

而在深中通道的西侧,中山翠亨新区也提出了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翠亨科学城。自此,从布局上看,以伶仃洋为几何中心的珠江口沿线城市,重大科创载体形成了“A”字型结构,而深中通道便位于这个结构的中间一横。

2018年7月,中山翠亨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中山翠亨科学城启动城市设计国际咨询,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设计机构,拟打造国际化现代城市新中心。今年4月,《中山翠亨科学城城市设计》(下称《城市设计》)已通过相关审查程序,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公示。

在2019年召开的中山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会议上,《城市设计》经审议通过。

根据《城市设计》,中山将以国际化视野、前瞻性思维、创造性设计为宗旨开展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的翠亨科学城,旨在打造为湾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

从方案可以看到,这次城市设计,翠亨科学城的规划、布局和城市功能的设计,是充分考虑到与深圳前海、深圳大空港、深圳海洋新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东莞滨海湾新区等区域重要节点关系的,尤其注重从强化湾区互动、粤港澳合作、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联动周边区域发展方面入手,在珠江西岸的创新轴上布局了一个点。

由此,以广州为顶点,往西可以连成翠亨新区、珠海横琴自贸区、澳门的创新发展轴,往东则与东莞的滨海湾新区、深圳前海自贸区、香港大屿山连成创新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山在翠亨新区布局科学城,是该市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轴建设、构建珠江口“A”字型重大创新载体的一个先行棋。

1

3

新格局

无论是产业空间的重组、再塑和延伸,还是创新载体的布局、规划和呼应,都从侧面说明,交通网络对于湾区创新要素流动所带来的促进效用,是明显而高效的;而这种红利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也是不可低估的。

我们也观察到,深中通道在改写深中速度的同时,也在重塑中山尤其是翠亨新区马鞍岛的区位优势。一个标志是,深中通道立项前后三个月内,中山周边城市主动与中山市签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协议,并积极参与协调跨区域干线路网对接事宜。

在深中通道建设进入第三个年头,它两端连接点都提出了建设新城市新中心计划——

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透露出加大“西协”步伐的信号,提出要打造国际一流的时代精品、城市杰作。其中,前海城市新中心、宝安中心区等片区的规划建设,就位于深中通道东侧。

无独有偶,中山市也提出城市“东进”行动,在东部沿海片区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顶尖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其中最受关注的举措,就是中山对深中通道西岸登陆点翠亨新区的规划调整。

与翠亨科学城的布局一样,分析翠亨新区规划调整的最大倾向,就强化对珠江东岸尤其是深圳前海的联系。从提升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诉求来看,翠亨新区甚至隐含了“对标”前海推进城市建设的目标。

跟着前海,翠亨新区如何跑起来?

当前,一个新的交通网络正在马鞍岛形成——在建的深中通道、中山客运新港,以及规划中的广珠城际和深茂铁路等交通设施,将促进马鞍岛融入大湾区城际网络,未来可以通过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一小时达到深圳前海、广州南沙、香港机场、澳门、珠海等核心地区。

一个新的城市空间和产业平台在翠亨新区铺开——一个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双心、一轴、多廊、六区”的空间结构将出现在马鞍岛及周边区域,沿翠海道打造多元功能的城市综合发展轴,提升发展区、北部综合服务区、健康产业集聚区、先进智造区、客运码头商业商务区、生态休闲区等六个功能区依次铺开。

综合中山市近年来在片区发展、土地政策调整等重大规划、政策和行动来看,翠亨新区被作为该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产城空间的规划建设将深圳前海作为对标对象,利用与珠江东岸更为密切的产城互动,打造珠江西岸城市新中心。

这,也是珠江口“A”字型中间,珠江西岸对中间一横的重大平台载体最有力的一笔补充。

【相关】翠亨新区开发建设情况

翠亨新区成立至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5.78亿元、工业总产值970.06亿元。

城市建设方面:

入库基建项目共99个,总投资398.8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2个,总投资191.5亿元,占比48.02%;前期项目40个,总投资194.6亿元,占比48.80%;

工程维护管养及完工待结算项目47个,总投资额12.7亿元,占比3.18%;

已建、在建61.32公里道路、16座桥梁、20.38公里综合管廊、67.41公里污水管网、75公里给水管网、4个公园、1所小学、1个滨河水利工程、1个码头项目、2个商务商服配套项目、4个房地产项目。

产业发展方面:

新区已落地137个项目,在建项目49个,已投产项目74个,促动工项目14个;

规上工业企业47家。2019年工业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5家,其中10亿以上2家(嘉明电力、大洋电机),上市公司1家(大洋电机);

生物医药项目25个,总投资约160亿元;人工智能、精密制造、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7个,总投资超300亿元;吸引金雅福、星光达、华润燃气、保利长大中山基地、中电建华南区域总部等11个,总投资约103亿元。2020年7月,完成首宗综合地块的公开拍挂,签约落地雅居乐北塔综合体,总投资约150亿元;近期计划挂牌签约若干个钟表时尚、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行业的标杆龙头企业总部、国际学校和大湾区博物馆项目,总投资约66亿元;正在洽谈西湾医疗中心、湾央跨境贸易新城、视频大数据产业园、西湾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大湾区(中山)跨界创新生态谷、客运港码头会展综合体、文旅生态城、南塔超高层综合体、现代农文旅产业、湾区文化传媒港等一批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100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罗丽娟

【通讯员】钟轩


编辑 朱晓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