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开始,我只要用力咳嗽或大笑,就会漏尿。以为上了年纪都这样,所以没在意。”今年66岁的邓阿姨分享了她这些年经历的尴尬。
不料,今年以来,邓阿姨的“漏尿”情况愈演愈烈,一天要换好几条裤子,每次外出都要穿上尿不湿。为避免尴尬,她选择宅家,但心情却变得焦虑、抑郁了起来。
近期,邓阿姨在她女儿的陪同下,前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接诊的是妇产科主任王雪峰。
经检查,王雪峰将邓阿姨长期漏尿的情况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并为其做了手术治疗——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手术微创,仅用了10分钟。
术后6小时,邓阿姨即可起床活动,困扰了她5年“尴尬”也已被顺利化解。
尿失禁高发于45~55岁
很多女性羞于求医问诊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大笑、喷嚏或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出现的无法控制的尿道内尿液漏出,常继发于阴道分娩后,多次分娩后更容易发生。此病在中老年女性中很常见,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
据统计,我国约有50%女性患有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尿失禁患者达7%。由于经常漏尿,患者阴部经常湿漉漉的,长时间的尿液侵蚀刺激可导致会阴部皮肤红肿、痒痛,甚至感染溃烂,这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病高发年龄为45~55岁,不过很多女性对压力性尿失禁并不了解,以为是正常现象,没有引起重视。即使出现了漏尿情况,也羞于求医问诊。”王雪峰表示,近年来,很对女性对此病的认知度有所提升,并愿意来医院诊治。
五大类原因,造成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如何造成的?王雪峰分享了5大原因:
1)与年龄有关。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下降,盆底肌肉萎缩,弹性变弱,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因此,有些女性年轻时轻微尿失禁,随着年龄的增加,尿失禁会变得越来越重。
2)与妊娠、分娩有关。盆底肌就像一张网,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增大,这张网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重,盆底肌肉会由于持续受压而逐渐松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阴道分娩的过程中,也加重了盆底肌肉的牵拉,引起肌肉松弛而漏尿。
3)与肥胖有关。肥胖的女性发生尿失禁的几率会明显增高,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4)子宫脱垂的患者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5)与长期吸烟、便秘等习惯性增加腹压引起阴道前后壁脱垂等因素有关。
对症而治,化解漏尿尴尬
王雪峰介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式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中度的尿失禁患者,包括:改变生活方式、盆底肌训练、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以及电刺激治疗等。
所以,除了要戒烟、减肥,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外,患者还可以在家里进行盆底肌锻炼,方法有Kegel锻炼或阴道哑铃锻炼(需到医院购买阴道哑铃)。
每天至少坚持做2-3次,每次15-30分钟。通过长期的盆底肌锻炼,改善盆底肌的力量,这对轻度的尿失禁有一定效果。
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或使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则需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大部分采用经阴道进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此手术能加强尿道中段的支撑力,持久有效地防治漏尿。手术创伤非常小,只需住院2-3天。
记者|薛平世
编辑|任君飞 责编|张秀丽
通讯员 | 施思 游华玲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