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借车,很多人都会表示不欢迎,因为把车借给别人,出了事故借车人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就算没有连带责任,把车弄坏了也够让人心疼的,借车这种行为,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厚道以及不要脸的行为,但在交警眼里,借车还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容易引发事故!
最近民众就发生了一起因为借车引发的肇事逃逸案,最终导致一人5年内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罚款、行政拘留的处罚;一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罚款、行政拘留的处罚。
两起逃逸案引起交警注意
5月16日16时46分,民众交警大队接到群众报案称:其停放在民众镇六百六路停车位的牌照为湘J****2的银色小车被不明车辆碰撞导致车尾损坏,肇事车辆逃逸。接报后民警立即对现场进行勘查,发现被撞的银色小车车尾损坏,并在车尾提取了几片疑似肇事逃逸车辆散落的碎片,侦查工作由此展开。
接报事故现场
次日中午14时许,事主黎某报警称:其停放在路边的牌照为粤T****J的小车被不明车辆碰撞车头导致车辆右前角损坏,肇事车辆逃逸,黎某希望交警能找出逃逸的车辆和司机。民警在勘查现场时发现事故地点与前一天接报的一起肇事逃逸案件中的银色小车被撞的地点前后相隔只有十多米,且两车损坏部位为一头一尾,出奇一致。
这两起案件是否有何关联?民警敏锐地捕捉到这其中一定存在蹊跷,于是决定并案展开侦查。
是驾车逃逸?还是想骗保?
民警对黎某的粤T****J牌照深蓝色小车进行检查发现:车头右前角损坏,前部护杠凹陷,外观上无法看出是否有零件损坏分离出碎片。民警细心地将小车护杠拆下,终于发现在损坏的部位有部分缺失的塑料块。
检查事故车辆
随后民警将5月16日接报的湘J****2银色小车被撞后遗留的散落物碎片进行比对,发现这些碎片与粤T****J小车上脱落部位的一致,由此可以断定粤T****J牌照深蓝色小车正是碰撞湘J****2牌照银色小车后逃逸的车辆。
对比缺失件一致
为什么黎某驾车肇事后逃逸,他还要报警?是他驾车逃逸么?还是想骗保?
事不宜迟,立即彻查!
面对一连串的疑团,民警立即对黎某进行询问,黎某称5月16日凌晨1时许其合伙人黄某向其借用了该车,到了16日中午12时许黄某将车停放在六百六路后离去,直到17日凌晨03时30分许,黎某才发现车头损坏了,随后黎某询问黄某为何车辆损坏了,黄某却称其不知情,并称其归还车辆时是完好的。黎某觉得逃逸的司机实在可恨,且黎某没有购买车损险,于是选择报警,希望交警叔叔尽快找出肇事司机进行理赔。
黄某真的不知情吗?民警通过路面监控录像分析看到,黄某中午还车时,车辆已经有明显的损坏,看来黄某有所隐瞒。民警在传唤黄某询问的过程中,黄某向警方供述了其于16日凌晨借车后,送其朋友叶某回家,起步时不慎碰撞到前方停车位的湘J****2银色小车,觉得损失轻微,在记下对方车牌后就没有报警,而是驾车离开现场。之后怕影响到与生意合伙人黎某的关系,于是决定对他进行了隐瞒。
轻微的车损事故逃离现场,还故意隐瞒合伙人,民警觉得黄某必然还有事情没有交代清楚。在第二次面对警方询问时,黄某终于主动坦白了事情经过,原来黄某的朋友叶某正在报考机动车驾驶证,于是黄某趁着凌晨路面车辆较少,想让叶某练练车,没想到的是,叶某刚一起步就发生了事故,撞上了前方银色小车。黄某考虑到朋友叶某还是在校学生,并且为了不耽误叶某考驾驶证,于是黄某故意对事故进行了隐瞒。
最后民警再次传唤了叶某进行询问,并对事故路段监控录像进行分析,确定是正是叶某驾车发生事故后与黄某一起离开现场。至此,这宗因为借车而引发扑朔迷离的两起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的事实总算查清了。
后果很严重!
最终民众交警大队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叶某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负事故全部责任。她不仅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还要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的处罚,并且5年内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而黄某,明知叶某没有机动车驾驶证却仍把车辆交给她驾驶,且提供虚假证言,影响公安机关依法办案,他将要面临罚款、行政拘留、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
交警呼吁,借车须谨慎!
广大车主切勿将车借给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切勿借车给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人。否则,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也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发生交通事故千万不要选择逃逸,不要挑战法律底线和公安机关的侦查能力,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留在现场救助伤者以及报警处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