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安全不“放假”,戏水不“儿戏”!这堂关于“防溺水”的直播课知识点满满!

文明揭东
+ 订阅

掐指一算

又到了暑期“戏水季”

这个时候不游个泳凫个水,

总觉得自己不像个南方人

然而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

夏日戏水不注意细节,

分分钟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为进一步强化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识,筑牢各地“防溺水”安全网,本着“早教育、早预防,防患于未然”的原则,今天下午,共青团揭阳市委与揭东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揭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联合在“文明揭东·云课堂”举办主题为“青春自护 安全一夏”的防溺水网络直播课。

“什么是溺水”、“溺水有什么表现”、“如何进行施救”、“如何进行自救”,活动现场,揭阳市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和实操,对这些常见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安全不“放假”,戏水不“儿戏”。为做好“防溺水”宣传,各实践所、站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在线收看,团区委和区教育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广泛动员各地团员青年和学生收看直播课,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溺水自救、自护、互救和风险规避能力,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说了这么久,

这堂网课究竟有什么重要知识点需要get呢?

贴心的小编又帮你整理好了!

Q1.影视作品里溺水者会在水中不停扑腾大呼救命是真的吗?

真正溺水后的表现是这样的

Q2. 不幸溺水时应如何正确自救呢?

冷静!镇定!不慌!

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

不要脱掉衣服以增加浮力

学会如下姿势很重要

1.水母漂

动作要领:深吸一口气后闭住气,将头埋入水中,四肢在水中保持放松,可确保身体漂浮于水面,换气时,双手向下压水,头部后仰,即可将口鼻露出水面,按照“深吸浅呼”的原则进行换气。

注意事项:身体放松,增加浮力;双眼张开,消除恐惧。头在水中,应自然缓慢吐气,不可故意憋气,以节省体力。

2.仰漂

如果不习水性,应迅速把头向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放松,四肢平躺,想象自己躺在床上。

Q3.抽筋如何自救?

当我们在水中出现抽筋现象时,应保持镇定,转变为水母漂泳姿,随后对抽筋部位进行反向拉伸,直至抽筋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为止!

Q4. 同伴溺水时应如何正确施救呢?

记住这些关键点!

1.第一时间大声呼叫!如有多人则派出一人去寻求成人的帮助同时拨打“110”。

2.不能手拉手施救!溺水者救援的第一要务是保证自身安全,严禁极其危险的“人链救援”  即  “手拉手救援”。万不得已下水,应从背后接近溺水者。

3.巧用“伸”法!延伸竹竿、树枝、绳子、衣裤等,俯身慢慢拉溺水者上岸。

4.巧用“抛”法!抛扔水桶、泡沫块、几个空矿泉水瓶包扎在一起等具有一定浮力的物品给溺水者。

Q5. 什么是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整理:“文明揭东”政务微信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