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调研之后,肇庆如何奋起直追?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造谣“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32岁男子被查处

打开

广东夏日副本加载中!多种玩法,解决你的选择困难→ | 好看·南方号

打开

省委书记调研之后,肇庆如何奋起直追?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零糖=无糖? 无糖=健康? NO!

广医二院
2020-07-16 19:55
+ 订阅

“无糖”仿佛是这个夏季的“魔法”

惹人趋之若鹜地投入生产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

饮品迎来了销售旺季

走访市场发现

“0糖”饮品乳品等成为了“香饽饽”

一批主打“0糖”“0脂”“0卡路里”的新玩家进入市场

老玩家们也相继跟进

然而,主打“无糖”的饮品

是否真无糖呢?

实际上可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记者查看部分饮品的配料表,配料中虽然没有蔗糖,但仍有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这类甜味剂,而名仁无糖苏打水饮料配料表上同样有三氯蔗糖和安赛蜜。有食品专家指出,“无糖”不代表一点甜味也没有,饮品企业会用甜味剂或者代糖来营造口腔中的“甜蜜”,比如甜叶菊、赤藓糖醇、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结晶果糖等。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每100ml固体或者液体中含糖≤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还可以用代糖来调味。这就意味着,大多数无糖饮品并非真正“无糖”,只是含量未达国标规定的量。

市场数据

近六成消费者尝试过无糖饮料

“在便利店里买饮品,我更倾向于买纯净水,或者有风味的无糖饮品。”消费者谢华告诉记者。为了保持身材,她对糖分的摄入有较严格的控制。记者采访中发现,无糖饮品相对更受女性欢迎。在番禺区一家社区便利店中,记者看到无糖饮品的占比不少,光是苏打水货架,就有3个牌子打着“无糖”或者“0糖”概念。其中,除了名仁以外,“元气森林”和“天地精华”都是带有风味的,比如前者有橘味、白桃味、酸梅汁等风味,后者有西柚味与青柠味等。在饮料区,农夫山泉旗下“东方树叶”的红茶与绿茶也特别在外包装上打上“0卡路里”的标志,而黑底色的零度可乐也非常显眼。

据观察,投身无糖饮品市场的品牌除了元气森林、名仁、中沃和宾得宝等“新晋玩家”,还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统一、屈臣氏、无印良品、农夫山泉、健力宝等品牌“元老”入局。

《2020-2024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目前有近六成的消费者尝试过无糖饮料,无糖饮料2019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远高于饮料总体增长率。

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5月份的无糖饮品销售额达5900万元,同比增幅210%,其中,销售额前三的分别是饮用水、果味/风味饮料、茶饮料,共占行业总销售额的79%。从增速来看,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元气森林,销售额同比增幅超300%。

营养建议

要控制代糖的摄入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医师曾婷说,包装食品的标签上的碳水化合物是包含食物本身的糖和人工添加糖,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本身不含糖,所以碳水化合物数值越高,说明添加的糖就越高。

“用代糖来替代蔗糖,能带来口感愉悦。但对身体有一定影响。”曾婷说,代糖的来源有三种,一种是天然代糖,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罗汉果糖和甜叶菊糖;一种是部分天然存在,部分人工合成,比如木糖醇等;一种是纯人工合成,比如安赛蜜、阿斯巴甜。这一类代糖的甜度浓度很高,但是升血糖指数很低,甚至不影响血糖波动。

“许多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代糖有一定危害,会提高大脑对甜度的适应性,使其对甜度要求更高,导致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摄入较多代糖会破坏肠道菌群,例如木糖醇,部分人吃多了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不少文献表明,吃无糖食品也同样会影响胰岛素和激素分泌。”

她认为,代糖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添加是安全的,但是所有健康都与摄入剂量相关,消费者还是要控制摄入量,并学会看食品标签。

食品专家

需突出产品的差异化和功能化

专家认为,今明两年或是无糖饮料的风口期。他说,无糖饮品起初只是企业为寻求差异化而研发的产品,在早期并未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无糖饮品如今的“爆红”,背后是消费群体消费理念与习惯的改变,健康成为人们的新追求与需求。

专家分析,目前许多企业在生产饮品乳品时所需的添加物已经越来越少。比如为了调和乳品因发酵而不可避免产生的酸度,企业方面会弃用蔗糖,改用健康的木糖醇。“这反映了受众以及品牌对更健康、原生态食品的追求。”

未来企业差异化的核心将在配方、功能及品牌调性。无论是无糖,还是添加膳食纤维,都是饮料功能化的体现。随着进入的企业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产品同质化趋势。因此,未来如何突出产品的差异化和功能化优势,将是国内饮料行业竞争的重点。

专家介绍

曾婷

硕士,广东省家庭医师协会营养学分会委员。专长:非药物减重,妊娠期糖尿病,各种慢性营养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营养治疗,近期致力于发展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临床研究。擅长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癫痫、痛风等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以及一般人群的日常营养保健指导。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下午、星期四下午、星期五下午

来源 | 广州日报

编辑 |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02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App内打开
精选频道点击切换频道
学习
首页
本地
读+
南方号
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
经济
文化
国际
体育
南方报业小记者
南方报业精选
南方都市报
南方农村报
观点
电影文娱
社会
健康
视频
视评
+音
广东人大
百千万工程
教育+
南都湾财社
创投
南方优品
美食
文创
马上办
茶业
直播
视界
消费
温泉
旅游
房产
科技
汽车
South
非遗
成长
N视频
惠你钟村
粤龙合作
国防军事
广东退役军人
绿美广东
青春广东
广东援疆
电子竞技
广东科技发布厅
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
健康广东
广东应急管理发布厅
广东市场监管发布厅
广东金融发布厅
广东税务发布厅
广东国资立体发布厅
广东电信发布厅
广东自然资源发布厅
广东生态环境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