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潮湿的南方雨季,总会想起那部水汽氤氲的《那山,那人,那狗》。
霍建起将山区多雨的夏季漫山浓翠的图景都收在镜头里,蜿蜒向深山的小路上,行走着一父一子一狗。年轻时的刘烨用一双小鹿般的眼睛,一边听着时髦的歌曲,一边打量着父亲走了大半辈子的山路。
这个故事一直是我的雨季记忆中那颗最剔透的雨滴。其中的爱和传承,也如细雨,润物似无声,却足以漫溉人的一生。
01
刘烨扮演的儿子刚刚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后,接替提前退休的父亲去做乡邮员,背上父亲背了一辈子的邮件箱,沿着山区崎岖狭窄的小路,攀岩渡河,给居住在深山中的山民送去外界的消息。
拍这部戏时,刘烨在中戏读大二,正是和影片中角色差不多的年纪。人在20出头时,恰好处于既对父辈充满意见,又过了青春期,理解力可稍稍打破固执成见的生命阶段。刘烨几乎处于本色的灵透表演,将一个渴望取代父亲成为家庭脊梁,又默默渴望和父亲和解的大男孩,演绎得恰到好处。
故事节奏舒缓,画面安静,所有的波澜都在不动声色中酝酿、抵达高潮又归于平静。
儿子从小就觉得父亲不喜欢他,因为别的孩子有父亲陪伴成长,他只能看着母亲一日复一日地枯等,一边等一边怀念当年在山中的少女时光。
少年的偏执,让他自动选择做母亲的守护者和复仇者,二十年来不肯喊一声“爸爸”。在背上父亲的邮包踏上山路那一刻,他回头对母亲叮嘱了一遍又一遍。而对因为不放心想陪他走一遭的父亲视而不见。
欧美电影中,公路旅行是常见的化解矛盾、加深人际理解的方式。这部片中父子用脚步丈量深山,山路虽曲折却也是化解彼此隔阂之路。父亲将对人情、价值的理解传递给了儿子,而儿子也向父亲和自己证明他已长成。
山里有一位瞎眼婆婆,每日都在盼着孙子的信。她的孙子考上大学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山里,只在每年年末汇一笔款寄一张明信片来。于是隔一段时间,刘烨的父亲(滕汝骏 饰演)就给婆婆送来一封虚构的信,在信中虚构些大城市的故事和孙子对她的关心,读给她听。
刘烨认为父亲的行为是在包庇那个弃亲人于不顾的大学生,与他争执起来。但父亲看到的,是对错之外的人情与边界。
出于情感,他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安慰婆婆,但他不觉得自己有教育他人的资格,不觉得自己可以去告诉一位读过大学生的人,该如何处理野心与自卑间的关系,如何安放内心的伤痛记忆。许多路,非道理可蹚平,更非外人可帮助。
这是父与子之间的第一次传承,关于人情与边界。
第二次,是爱。
父亲告诉儿子,他每次看到山里的少女,就想起儿子,会想如果儿子见到她们,会如何走不动路。回想起儿子出生时,他在外赶路,收到妻子的信后,掏出身上的钱请身边人喝酒的喜悦。
在父亲平静的回忆里,儿子想起父亲每一次回来给自己带的炮仗,原来爱不是不存在,它就和炮仗声一样震耳欲聋,但自己却没有注意。
第三次,是关于工作的真正意义。
他们遇见一个读函授大学的放牛娃,他靠着这一封一封来函修读新闻学的课,放牛娃收到老师寄来的成绩单和鼓励,兴奋地跑到山头将消息和他们分享。儿子由此意识到,自己背着的一封封信对他人的意义。
影片末尾,父子过石桥时,信件被风吹跑,父亲立即扑去捡信,慢镜头里,儿子被感动。恪尽职守、尊重自己的职责与承诺,绝非空话。
片中还有许多传承的细节,在一句句交谈、一个个小动作里,有意者能领会其中深意。
02
古希腊有个习俗,每个年轻人都需要认一位成熟的导师,由导师带领,进入社会,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榜样告知经验,提供模板供思考、模仿、超越,往大里说,是每种社群动物发展的优势。
但人类在这种传递里,又产生爱,有爱作为介质,传承往往来得更深厚、复杂。
正是因为这种传承的可咀嚼,许多创作者都聚焦在各式各样的父子关系里,比如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北野武的《红鳉鱼》,都是传承与爱的故事。
李安的父子电影《推手》剧照
最近看了一部短片,内核也是类似,主角是祖孙俩。
八十年代的北京城,这对爷孙,居住在鼓楼附近的四合院里,孩子小梦爱吃火烧、豌豆黄和北冰洋,姥爷就经常带她去相熟的店里,心满意足地看着她吃。
姥爷的职业是故宫的研究者和讲解师,一腔心血和热爱,都给了这座美轮美奂的恢弘宫殿,退休后,还经常去故宫讲解东西宫的掌故、文物的精彩。
小梦第一次去故宫,就是姥爷带去的。
那是个夏天,穿着漂亮裙子的小梦,在姥爷的陪伴下,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一路参观,红墙、琉璃瓦、宫殿、御花园,故宫的每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个文物都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心血。
姥爷讲得有声有色,小梦也因为姥爷的热情,被种下了一颗故宫情结。
长大后,小梦成了一名游戏设计师,她经常回小院看望姥爷,现在轮到她给姥爷买豌豆黄和火烧了。可好像与小梦能聊的也只有故宫了。
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去故宫给游客讲解,但他依然热爱故宫,经常在网上与人讨论。
他会去关注那些与故宫有关的时髦话题,电视剧里的魏璎珞、甄嬛、令妃是历史上的谁,住在哪?避免被年轻人们的问题绊住。
为成全姥爷对故宫的爱,小梦在游戏中复原了儿时爷孙俩最爱逛的御花园场景,让姥爷坐在家里,就可以继续在他心爱的殿宇间、花园间徜徉。
这次 ,轮到孙女向姥爷讲述故宫,一字一句,皆是姥爷当年讲给她的那些故事……时光倒流,仿佛又回到了爷孙俩在御花园度过的那个午后。
03
这部短片打动我的,是其中的两种爱,一种是祖孙间自然而亲厚的爱。
小时候,姥爷用他的方式陪伴孙女;长大了,这份对梦想的赤诚也传递给孙女,成就了她热爱的事业。
陪伴、理解、给予、指引,长辈照顾晚辈,晚辈成全长辈。短短几分钟,这部片将爱与传承展示得淋漓尽致。
另一种是他们对传统文化、历史的深情。
故宫是民族文化的荟萃与凝聚,从建筑、文物等层面上,都是几千年传统智慧的集大成者。
短片中,姥爷对故宫的爱是深入骨子里的,在他对每片砖瓦背后故事的了解中,也在他和游客分享故宫传统的一腔热情里。
这份对传统文化的钟情最后也传递给了小梦,她用年轻人的方式——画在游戏中,将它表达出来。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代代传递、生生不息的,以人和人的爱为介质,传承与表达的形式不断变化,但内核与温度始终不变。
小梦还原的正是《梦幻花园》御花园新版本的画面,这次《梦幻花园》与故宫宫廷文化的联手,希望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融入到游戏中,更希望通过游戏,为玩家带来一份更有温度的陪伴。
《梦幻花园》将御花园搬进游戏里,玩家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灿烂的古典宫殿中一楼一宇、一草一木,在千年砖瓦里,细细体会凝聚在建筑美、文物美之上的文化与价值。
这只是《梦幻花园》与故宫宫廷文化联动的第一弹,之后还将推出更多中国风系列,将守护中华文化进行到底。
不便亲身到访的夏天,我们在《梦幻花园》里继续热爱御花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