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进京展出,160余件精品亮相国博

南方+ 记者

1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和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政府协办的“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广东省博物馆、潮州市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60余件(套)展品,包括明清及近现代的潮州木雕精品、当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师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汕文化的文物。

记者了解到,这是广东省博物馆首次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展览合作交流,从2000余件/套馆藏潮州木雕作品中,遴选出130件/套精品,赴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不少展品均为首次面向公众亮相,集中呈现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艺、贴金等技法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以这件潮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府楼猴”为例,它曾是潮州府镇海楼上的栏杆装饰。潮州府镇海楼建于明成化元年,是明代潮州府衙署谯楼,俗称府楼。府楼建筑结构坚固,用石砌成围墙,栏杆以108只木雕猴子作为装饰。猴子雕刻比例准确,线条简练,造型各异,神态生动。因装饰于府楼建筑,民间称之为“府楼猴”。

此前,广东省博物馆藏的大神龛曾登上《国家宝藏》,成为“网红大神龛”。这次展览中,记者发现也有一件金漆木雕“比武定帅”小神龛。专家介绍,神龛是潮汕民间供奉祖先神位的特制祭祀用具,大者可高达三米以上。

神龛内部常作厅堂格式,靠壁置一围屏,有的围屏上描金叙写祖先的姓名、生卒年月及生平功德;有的内设梯级,以供奉更多神位牌。祭祀时将龛门打开,前方置几案摆放香炉、灯烛及供品,焚香燃烛,拜祭如仪。此小神龛门正面的窗肚和门肚雕刻“比武定帅”图,神龛内的围屏上则有福禄寿三星描金漆画。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特意设置了“木雕制作显身手”“中式木建筑断面简图”“布置宗祠”等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互动项目,让观众充分领略潮州木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据介绍,潮州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州木雕几经起伏,在传承与发扬中获得了新生,并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馆方表示,广东省博物馆原创展览近年来不断走出广东、迈向世界,取得了很好的文化传播效果,此次展览能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传递岭南声音,是近年来广东省博物馆展览影响力不断扩大的缩影。

【记者】黄堃媛

【图片】由馆方供图,陈拓、房蓉摄

【通讯员】黄苏哲


编辑 徐子茗
校对 陈大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