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和上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进展情况。
数据显示,1-6月,广东省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三项约束性指标全部阶段性达到国家考核目标,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为97.0%,国考断面阶段性消除了劣Ⅴ类,水质优良率达到85.9%。
从空气质量上来看,2020年1-6月,广东省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7.0%,以优良天气为主,其中,优占61.7%,良占35.3%,轻度污染占2.5%,中度污染占0.4%,重度污染占0.1%,无严重污染。主要的首要污染物为O3(臭氧),其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为64.1%,其次为PM2.5,占比为17.9%。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6.0%,其中,优占62.3%,良占33.6%,轻度污染占3.2%,中度污染占0.7%,重度污染占0.1%,无严重污染。O3作为主要的首要污染物占比为61.4%,其次为NO2(二氧化氮),占比为16.9%。
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省PM2.5由25下降至22微克/立方米,降幅为12.0%;PM10由39下降至35微克/立方米,降幅为10.3%;O3由121上升至123微克/立方米,升幅为1.7%;NO2由25下降至20微克/立方米,降幅为20.0%。六项污染物评价浓度全面达标城市数量由20个上升至21个。
从空气综合指数排名上看,第1为汕尾,第2为湛江,阳江和茂名并列第3,清远、广州和揭阳位列后三。除河源、清远2市外,其余19市空气质量同比改善,肇庆改善幅度最大(综合指数变化率为18.9%)。
那么,未来广东的空气质量改善的难点在哪里?
广东省大气处处长李智广指出,广东省蓝天保卫战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但是完成终期约束性指标的压力还是比较大。上半年全省发生轻度以上污染中臭氧占比达90.5%,根据气象预测,下半年气象条件总体不利,广东省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0.1~0.5℃,高温天数偏多,大部雨量偏少1~2成,不排除可能出现与2019年同期相类似的长时间、大范围高温强日照极端气象条件。
下一步,重点要以臭氧污染防控为核心,落实VOCs和NOx减排。同时,扎实开展夏秋季VOCs治理达标排放百日服务行动,深入推进VOCs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综合整治,督促企业完成一轮次活性炭规范填充和更换,开展一轮次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完成一轮次油气回收治理检测,完成一轮次工业园区“一园一策”综合整治。此外还要积极推进燃煤锅炉和建筑陶瓷生产线清洁化改造,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深入推进营运柴油车用车大户检查,精准有效应对污染天气。
(编辑:钟映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