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育给人希望和力量”,东莞新教师“规培”首堂课开讲

教育莞家
+ 订阅

“教育确实很有意义,但也更有意思,希望大家都能把教育做的有意思。”

“我们要像父母相信孩子能走路、会说话一样去相信我们的学生。”

“我们东莞是有温度的城市,教育是给人力量和希望的。”

……

新教师规培

7月15日上午8:30,在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报告厅里,由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健带来的《做“四有”老师 育时代新人——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程准时开讲,这堂课是东莞教育局团队精心备课,为新教师呈现的首堂精神大餐。将近3个小时的课程从“何为师”“何处为师”“何以为师”三个主题分别展开,现场互动气氛热烈、金句频出,课后许多新教师表示这一堂课“非常有价值”。

新教师“规培”课堂现场。

新教师“规培”课堂现场。

课堂伊始,王健向在场的400多名新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做老师?学员们的回答各有不同——有人被高中历史老师的魅力所感染,希望自己也可以“教给大家爱国爱家的情怀”;有人在实习的时候被学生们的单纯善良所感动,“想用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变的更好”;有人表示自己受到过老师带来的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认为可以用“细小的关爱鼓励学生”……

王健在与新教师们互动。

王健在与新教师们互动。

做教师的初衷各有不同,但成为优秀教师的目标却不甚相同。于是,课程的第一部分,王健用莞城中心小学黄艳芬老师帮助一名患有亚斯伯格症的孩子融入校园生活的故事举例,告诉学员们做老师应当坚持、无私、有爱心,“这能够让教育的幸福度提高很多”。

课后,来自东莞启智学校的湛芷颖表示,自己作为特殊教育学科的新教师,对黄艳芬老师的案例印象很深刻,“除了我们启智学校在为特殊儿童做贡献外,其他的普通小学里面也有老师精心培养这些孩子,这让我联想到了特教老师需要具备的‘六心’,我也会带着这种感动尽力成为一名好老师。”

现场互动环节,新教师在分享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

现场互动环节,新教师在分享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

“你用阳光雨露把青苗栽培,你用爱心智慧把文明传递……”在向学员们介绍过东莞的区位优势及教育特点后,现场响起了一首《最美是你》,歌曲视频的结尾,两张跨越几十年的班级合影让在场的许多学员动容,掌声雷动。“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的“财富”,对于已经在教育行业奋斗几十年的王健来说,“做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课的时候,是最幸福的”。

王健向新教师们提出6点建议。

王健向新教师们提出6点建议。

因此,在课程末尾,王健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感受,对学员们提出了6个建议:第一,要铭教育的初心,始终带着“立德树人”的目标去教学;第二,要定自己的目标,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优秀教师,追求教育上的“高富美”;第三,要借巨人的力量,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常和优秀的人同行;第四,要经成长的风浪,在工作中难免遇到不顺,积极的心态和及时的调整很重要;第五,要守育人的底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应当给孩子多点耐心、静待花开;第六,要做更好的自己,学会调整节奏,一步一步成长。

王健在讲课。

王健在讲课。

“通过这次讲座,我知道了好老师的标准,最后王局提出的6点建议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名好教师”,课后,来自东莞虎门中学的新英语老师曾思说,“我相信每位新教师都能够从今天的讲座中收获很多,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老师,为东莞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于羽佳

【摄影/摄像】黄伟兴

编辑 于羽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