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迅达:机器人出列,抢滩全球市场|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

佛山经济学人
+ 订阅

7月10日,星期五。这天一早,佛山市利迅达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霍锦添,就踏上了去北方的航班。他此行的目标,是太原钢铁集团(下称“太钢”)近几年研发出的新品——抗菌不锈钢。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带有健康理念的产品瞬间走红,霍锦添没少接到下游客户对抗菌不锈钢材料的需求。带着需求,他与太钢不谋而合,双方有望在佛山建立一个战略合作的实体,共同推出新型抗菌不锈钢及加大太钢产品在华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霍锦添集中精力打造的新跑道——机器人产业也在积极应对新挑战。目前,公司正在紧抓重型汽车等行业的新需求,让更多的机器人设备走出国门。

服务“宅经济”

不锈钢行业现韧性

让霍锦添有合作底气的,首先是来自下游行业对抗菌不锈钢的需求。

“疫情发生后,我收到一些客户的咨询、询价,尤其是在厨具、餐具和医疗器械这些行业,应用还是很广泛的。”霍锦添说。

而需求,则来自不锈钢下游应用行业在疫情当中展现的韧性。成立于1991年的利迅达,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大型工程、钟表料、水槽、厨具、电梯、汽配、家电和医疗器械等。疫情当中,海内外的“宅经济”,让水槽、餐厨具、小家电等产品需求大涨。

“应该说,不锈钢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并不大,即使整体略有下滑,幅度也在5%左右。而家居用品、厨房用品、水槽、医疗器械等,需求更是不降反增。”霍锦添说。

利迅达推出的水槽打磨机器人系统。企业供图

同时,抗菌不锈钢材料,成为市场新的“必争之地”。“疫情可能也就是几个月时间,就看谁能更快速地推出抗菌的产品,或许谁先推出,谁就可以成为‘网红’爆款。”霍锦添说。

成立于1991年初期的利迅达,最初从事钢铁进口贸易及国内销售。2003年开始,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投资兴建了不锈钢大型加工中心。经过十多年发展,利迅达已经成为华南区域设备最先进、加工与销售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也是山西太钢、张家港浦项、青岛浦项、上海宝钢、昆山大庚华南地区战略合作伙伴,月代理销售冷、热轧不锈钢板过万吨。

这就为利迅达抢抓抗菌不锈钢材料推广机遇创造了优势。霍锦添透露,早在2005年,公司就与太钢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今已经成为太钢在华南区域的总代理。未来,双方有望在佛山建立一个战略合作的实体,利用利迅达的生产加工平台、管理团队和营销渠道等,共同推出新型抗菌不锈钢及加大太钢产品在华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太钢早在几年前就研发出了这种新品,在品质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而在疫情发生后,其他的钢厂也在加快研发抗菌不锈钢,我们更要加快与太钢的合作步伐。”霍锦添说。

利迅达推出的高尔夫球头打磨机器人系统。企业供图

利迅达推出的高尔夫球头打磨机器人系统。企业供图

直面“天花板”

机器人产业逆势突围

在传统不锈钢业务寻求新突破的同时,近年来霍锦添集中精力打造的新跑道——机器人产业也在积极应对新挑战。

作为佛山最早一批机器人企业,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霍锦添就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制造“人口红利”消退的转折,用了3年时间“烧钱”6000万元,果断进军机器人集成系统领域。

此时,一场机器人变革正在中国制造业兴起。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站在风口之上,2014年以后,抢得“头啖汤”的利迅达实现了厚积薄发。仅2014年产值就同比增长了几倍,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然而,经过了6年的高速增长后,国内机器人产业开始触碰到“天花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9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首次转入负增长。

在霍锦添看来,机器人产业收缩很大程度上受下游需求影响。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量最大的汽车行业逐步探底,尤其是近年来国内乘用车进入负增长,拖累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整体发展。

不过,下行中亦有向上的机遇。在庞大的汽车自动化应用市场中,重型汽车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新一轮基建热潮之下,重型汽车的需求量会大增,而且与乘用车相比,更新换代的周期更快,对生产自动化的需求也更大。”霍锦添分析。

相比起乘用车,重型汽车的供应链体系较为开放,早在几年前,利迅达就开始与全球最大半挂车桥制造商——富华机械建立合作。东风汽车、一汽重卡、潍柴发动机等国内知名企业也在运用利迅达的机器人,为汽车零部件去毛刺、装配、打磨,实现减员增效。

利迅达推出的重卡发动机缸体打磨机器人系统。企业供图

利迅达推出的重卡发动机缸体打磨机器人系统。企业供图

作为国内打磨抛光行业领头羊,利迅达凭借多年技术的深耕,填补了国内打磨抛光机器人领域的标准空白。其中在“力控强度”和“位移补偿”两个关键性能指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产品合格率提高30%,为产品应用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霍锦添认为,作为民企,除了价格上有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利迅达在汽车以及其他一般工业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应用解决方案更丰富。

而在一般工业领域,机器人应用市场亦不乏一些细分需求的增长。“疫情期间,人们都被迫在家里做饭,小家电及餐厨具制造领域‘机器换人’的需求依然保持较好的态势。”霍锦添说。

主动“走出去”

助力中国智造布局全球

凭借着产品良好得到性能和可靠的品质,利迅达的机器人业务不但在国内市场“攻城略地”,还强势挺进海外市场。

最近,霍锦添正在忙于为两批设备做最后调试,随着疫情的好转,预计下月就可以正式出口到东南亚。“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我们的出口业务会发展得更快。”

早在5年前,随着国内人力成本上涨,在利迅达驻扎的大本营珠三角,不少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北美等地设厂。利迅达再次捕捉到这一次机会,成功打开佛山抛光打磨机器人在海外的市场,向墨西哥出口了数十套自动化抛光打磨设备。

近两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为了规避出口风险,国内企业向外扩张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合作的一个中山的工厂,因为水槽遭遇美国反倾销,他就将中国工厂复制到海外,在欧洲设两条线,在北美设两条线,全部上自动化。”霍锦添介绍,在此带动下,近年来公司每年出口业务均保持20%—30%的增长。

利迅达引进的荷兰1500毫米高端卷油墨生产线。企业供图

利迅达引进的荷兰1500毫米高端卷油墨生产线。企业供图

利迅达机器人的出海经历,正是中国制造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一个典型。当初,霍锦添曾冒着风雪到意大利寻求引进先进抛光打磨自动化技术合作。如今,经过多年的积累,凭着机器人冲向国际的利迅达,也建立起中国智造的海外优势。

在他看来,国内整个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和方案已经成熟,将其搬到国外,成本要比在海外操作要大大降低。

霍锦添预测,未来中国将从产品走向世界到制造业商业模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企业到海外设厂,形成研发销售总部放在国内,制造生产放在海外的全球产业链新格局。利迅达机器人将加大研发,努力实现整个车间的智能化生产,帮助客户把工厂输出到海外。

“我们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多卖几台机器人,而是帮助中国制造在全球进行再定位。”对利迅达的国际化前途,霍锦添信心满满。

◎手记

让中国的机器人走向全球

提到机器人,或许有人会第一时间联想起发那科、库卡、ABB、安川电机这“四大家族”。这些业内龙头,常常以令人炫目的“黑科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常常被人忽略的是,论及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丰富性与可能性,中国必定是全球第一。

五金机械、家电3C、纺织服装、陶瓷餐厨……有多少“中国制造”擅长的行业,几乎就有多少个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而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机器人在国内应用场景只会逐步增加。

巧合的是,国产机器人业务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产业不断升级、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的演变史。从最初为厨具、家电、日用品等企业提供钢材,再到为他们同时提供钢材和加工钢材的机器人,利迅达的机器人,正是这个演变史的最好注脚。

今天,随着中国制造业不断走出去,利讯达也得以走出国门,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再定位,中国造的多种多样的机器人,也可以走遍全球。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王谦

【统筹】叶洁纯

■编者按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作为民营经济大市的佛山,在疫情下彰显发展韧性。

2020年,在佛山市政府的指导下,佛山市工商联联合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团队和南方日报共同组建专题调研组,聚焦“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开展调研,今年先后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会的方式对话43家佛山企业。

依托调研成果,6月29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育新机 开新局: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2020佛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再次发现“佛山样本”,深入提炼“佛山战法”,敬请关注!

佛山市工商联与南方日报佛山新闻部联合出品

点击进入专题>>>

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2020年佛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调研系列报道

编辑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