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江门市司法局举办“守望法治、司法同行——让党旗高高飘扬”主题演讲比赛,来自局机关党委下辖各党组织以及市律师行业党委代表共10名选手参赛!年轻的法治工作者激扬青春、畅想未来,让我们看到了法治事业的传承和希望。
我们将陆续展示10名选手的演讲稿,以此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到来。
◆ ◆ ◆ ◆
公共法律服务
守望群众法治晴空
市司法局局机关二支部 李林
◆ ◆ ◆ ◆
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我们法律工作者都有一个固化的形象:法庭、法袍、法槌,这是人民群众眼中的法官;以人民的名义,这是人民群众眼中的检察官;打击犯罪保护人民,这是人民群众眼中的警察。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司法行政人在“人民群众眼中”是怎样的形象?
有这样一个群体,融入群众中,有时甚至很难辨识出他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走近他们:
村居法律顾问律师
这是我市村居法律顾问律师在台山市川岛镇茫州村和村民一起在话家常中解答法律问题、普及法律知识。
目前,全市共有362名律师担任1315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基层干部群众不出村(社区)就能及时享受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公证员
这是我市五邑公证处公证员在办理证据保全现场。
近年我们大力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五邑公证处成为全市首家合作制试点公证机构,公证员郝炼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司法鉴定人
这是江门市中心医院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的司法鉴定人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江门市中心医院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全体司法鉴定人面对疫情,无畏“逆行”,积极承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已累计检测新冠病毒核酸近6万例,检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20例,有效配合了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开展。
法律援工者
这是法律援助处派驻法律援助工作者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做涉企劳资纠纷法律解释和政策疏导工作。
目前,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已开通农民工欠薪援助“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我市法律援助工作者何小娜、林燕华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
基层人民调解员
这是鹤山市鹤城镇人民调解员刘志峰。
刘志峰推动成立的“昆仑法律顾问团”“昆仑协和维稳协会”构建起“鹤城模式”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他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法律工作者
这是我市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法律工作者。
目前,全市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4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315个。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工作者
这是芶晓彤局长在市公法中心领导接待日,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我市与蓬江区两级共建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以上这一个个身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司法行政人,但作为司法行政最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四大职能”之一。我认为,他们的形象就是人民群众眼中司法行政人的形象。
近年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推进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的“江门品牌”,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已从“有没有”迈入“好不好”的新阶段。
这里是广新路9号2栋(原工人文化宫综合楼),今后它将有一个新的名字“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行动是最有力的答卷。我们将按照局党组的部署,以中心建设为带动,推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打造“红色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品牌建设;严格开展司法鉴定清理整顿工作,规范司法鉴定;深入推进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面升级,实现“精准化”服务;充实并规范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建设,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整合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和方式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联动协作。向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一站式”法律服务,让公共法律服务人人可享。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我们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推进和完善人民满意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努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