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出现较为极端的天气。其中,1月1日至6月30日,全市总降雨量为908.4毫米,共出现了13场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先后共有7条河流出现过14次超警水位,1宗中型水库出现过超汛限水位。
7月到9月是台风多发季节,7月8日下午,肇庆市应急管理局汛旱风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科副科长林灶金,作客肇庆电台畅行949《有闻有路》节目,向广大听众介绍我市各级三防部门如何做好防汛防台风的准备。
据介绍,龙舟水期间,全市平均总降雨量为281.8毫米,与历史同期基本持平;呈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极端降水强烈现象。其中,6月5到9日,我市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为今年以来最强的降水过程,造成怀集北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出现道路塌方等地质灾害。同时,受我市本地降雨及上游广西等地的降雨影响,我市境内的西江、绥江、贺江先后出现超警洪水过程。
目前“龙舟水”已过,我市主要的江河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已进入后汛期阶段,是台风多发季节,重点是做好台风和台风雨带来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一、7到9月影响我市的台风有多少个?台风会对我市带来严重影响吗?
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后汛期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的台风有3至4个,影响我市的台风也是3~4个,较历史同期正常略少,各月分布大致是:7月1~2个、8月1~2个、9月1个,终台可能出现在9月中下旬,接近历史同期。
我市地理位置不处于沿海地区,台风的风力影响对我市来说不是非常严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2018年的“山竹”台风,我市就出现了13级的阵风,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风速历史记录。台风对我市的影响主要是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及其引发的洪涝、山体滑坡、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
二、我市各级三防部门是如何做好防汛防台风的准备?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思想,努力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防汛备汛各项工作,狠抓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三防工作责任制落实,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将三防工作责任细化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最基层和第一线。
汛前,各级三防部门及时调整完善三防指挥机构,深入探索新形势下三防指挥决策高效运转的体制机制;召开防汛防台风形势会商会及三防减灾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分析今年的防汛防台风形势,部署防御工作;开展多层次的防汛安全大排查,认真查找防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整改,及早消除隐患;认真做好三防应急预案、物资、队伍的准备;开展防汛抢险救灾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抢险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有关部门进一步绘制完善风险隐患“五张图”(即:公路地质灾害图、桥梁安全隐患图、堤围险工险段图、水库调度图、削坡建房风险点分布图),通过直观可视的地图全面掌握风险隐患的地理分布,及时科学合理制定监测防御措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今年安全度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什么是“汛期”,什么是“龙舟水”,各有什么特点?
答:(一)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第八条规定,我省的汛期一般为每年四月中旬至十月中旬(4月15日至10月15日)。但省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机构可根据雨情、水情,结合防汛工作实际确定并公布每年全省汛期起止日期。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机构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并公布本行政区域提前进入汛期或者延后结束汛期。广东省是热带季风性气候,随季节变化明显,我市全年降雨近1660毫米,其中80%的降雨集中在4月至9月份,降雨集中导致这一时期比较容易引发洪涝等灾害。
(二)龙舟水:又称端阳水、龙降水、发龙水、端午水等,是我国华南地区端午节前后的一种奇特自然现象。为方便统计,气象部门一般将每年公历5月21日(小满前后)至6月20日(夏至前后)的降水称为"龙舟水"。这期间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和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由于此时正值端午节龙舟竞渡之时,所以称之为"龙舟水"。龙舟水这个时期极有可能出现大范围、高强度、持续时间长的强降雨,容易引发我市西江、北江大洪水,本地区突发强降雨极易引发城市内涝、中水河流洪水和突发山洪地质等次生灾害。
四、经常听到市防总启动防汛四级(三级)应急响应,这些响应代表什么意思?启动响应后,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注意做好哪些什么工作?
市三防总指挥部根据《肇庆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按照不同的汛情的轻重划分了响应的等级,针对暴雨、洪涝、台风、干旱、低温冰冻等影响,分别设立防汛、防旱、防风、防冻的一、二、三、四级4个等级的应急响应,其中一级应急响应为可能出现严重影响时的响应。
启动响应后,市三防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预案规定的要求,按照应对自然灾害的“测、报、防、抗、救、援”六个主要环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做好各项防汛防台风工作。市民群众要注意收听收看有关部门发出的防灾避险指引。
五、暴雨、洪水、台风期间,市民群众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暴雨来临时,应做好以下防范:
1、当暴雨来临时,注意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屋内进水则需要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注意街上的电力设施,如电线滑落,应立即远离,并报警。
3、远离积水路段,注意避开下水井盖。
4、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不要贸然涉水,要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应在水位还未完全涨上来前快速撤离危险区域。千万不要在车内等待救援,以免水位过高时电动门窗自动锁定,危及人身安全。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急速、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立即逃离。
6、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浸,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7、不要在暴雨天气进入山区景点旅游。在暴雨来临前应当尽快出山或到安全地带躲避。
(二)洪水爆发时,防备与自救:
1、当接到洪水预报时,应提前备足食品、衣服、饮用水、生活用品和必要的医疗物品。
2、洪水来临前,如果需要进行安全转移,在离开家之前,要将煤气阀、电源总开关关闭,同时将房门关好。
3、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4、来不及转移时,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大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5、如果已经被洪水包围,一定要设法与当地政府或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位置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6、如果已经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者可以漂浮的物体。
(三)台风到来期间,市民群众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收看收听台风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防御指令,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尽量避免前往台风影响地区。
2、不要到江边、河边、水库、鱼塘、岛屿游玩,不要冒险登高。
3、居住在危旧房、简易房、铁皮屋、工棚和沿江低洼地区的人员要撤离到安全区域。
4、台风到来前,要加固塔吊、棚架、广告牌、室外空调、太阳能热水器、门窗等设施,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台风到来时,不要在广告牌、棚架、大树周边逗留,远离路边的电箱、吹到的电桩、电线。
5、停止一切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户外等危险作业。
6、如遇到险情需要救援请保持镇定,并尽快拨打110、119、120等救援电话,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来源:“肇庆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