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脸怎么变形了?
手脚也越来越大
鞋码一下增大了几号
我是不是变胖了???
变胖了
胖了
停!打住!
关节肿大、面容变形
可能不是因为变胖了
而是垂体腺瘤在“作怪”!
为了弄清病因,经历一波三折
最终元凶竟是“垂体肿瘤”
近日,我院内分泌科就接诊到一例这样“奇怪”的病例。
曾女士被关节疼痛、多汗折磨了10余年,四肢关节越肿越大,连鞋码都不得不买大了几码。本以为是关节炎的“锅”,这几年一直反复去广州等地的各大医院就诊,却一直效果欠佳。
而就在仲恺院区启用后不久,曾女士就因为突发急性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被送至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急救,进而转至内分泌科进行治疗。
经过体查,以内分泌科主任李枢为首的治疗小组发现曾女士存在面容变形,唇舌鼻肥大,手指和脚趾肿大的症状,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李枢,患者很有可能是肢端肥大症。
治疗小组马上给曾女士完善相关检查,果然,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生长激素存在明显升高的情况,随后通过垂体动态增强扫描后立马逮到病因:曾女士患上了“垂体大腺瘤”!
垂体腺瘤到底是什么?
垂体腺瘤是来源于垂体本身的一种肿瘤,多数为良性,恶性病变罕见,发病率占整个颅内肿瘤的15%左右,以20-5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
垂体腺瘤体积增大,瘤体以外的垂体组织就会因受压而萎缩,造成其他垂体促激素的分泌减少和相应周围靶腺体的萎缩,从而逐步发展为内分泌障碍和神经压迫等症状。
所以,如果出现视力下降、头痛、关节肿大、面容变形、无理由的月经量明显减少、泌乳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仲恺的小伙伴们在“家门口”
就能享受市级内分泌专家诊疗服务啦!
随着仲恺院区的启用,仲恺院区内分泌专科门诊也随之强力上线。主要负责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脂代谢紊乱、垂体-肾上腺肿瘤、性腺及甲状旁腺等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
如果您有以下情况,建议去内分泌科专科就诊:
血糖升高:
空腹或餐后血糖大于正常范围。
排尿改变:
口干、多饮、多尿、低比重尿。
体重改变:
体重减轻或增加,如消瘦,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
体格发育障碍:
生长发育障碍,如过度矮小或巨大等。
外貌改变:
脖子增粗、面容丑陋(颅骨增厚、头颅及面容宽大、颧骨高、下颌突出等)、鞋码变大、手脚粗大等。
精神症状:
精神兴奋、烦躁易怒、抑郁、少言寡欲。
骨骼系统改变:
不明原因关节疼痛、突发关节红肿热痛、骨质疏松、易骨折。
浮肿:
尤其是伴有皮肤干燥、唇厚舌大者。
高血压:
尤其是年轻、难治性、阵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伴有多血质者,血压升高时伴有阵发性胸闷、心悸、颜面潮红者,高血压伴有低血钾者。
皮肤或毛发改变:
皮肤异常黝黑、色素沉着、紫纹、毛发增多或脱落、内分泌性痤疮,反复发作的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足部伤口难以愈合等。
女性月经周期改变:
月经延长、月经量稀少、闭经-泌乳等。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亢进、腹胀、腹泻。
其他症状:
不明原因的怕热、畏寒、乏力、视力改变,不明原因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大于100次/分)、手抖、多汗、凸眼、周期性瘫痪或肌无力等。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供稿:内分泌科 严小琴
审稿:社会工作部 廖云慧
温馨提醒
我院专科门诊、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住院部等已全面恢复诊疗服务,为减少人群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医院推行非急诊病人全预约,先预约后看病。请来院就医的市民朋友按预约提醒分时段就医,到院后如实申报健康信息,并主动出示身份证与粤康码,以便快速配合完成流调及预检分诊工作,节约就医时间,同时要全程戴口罩,科学防控,安全就医。
主编:曾 宁
编辑:钟一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