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你真漂亮,我帮你拍照!”保姆几句话,老人22万没了

东莞政法
+ 订阅

武汉的应先生给岳母找了一个保姆,

本想着能好好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

但没想到上门工作不到一个月,

保姆竟转走了老人卡里的22万元。

关键是银行卡在应先生的手上,

这位保姆是怎么做到的?

今年1月份,应先生通过某网络家政中介为岳母找了一位住家保姆张某。2月初的一个深夜,应先生突然接到了岳母的电话,说她的钱可能被保姆拿走了。“我当时还怀疑不可能吧,岳母的银行卡、身份证都在我们手上,怎么可能这个钱会被她取走呢?”应先生说。

然而第二天,应先生赶到岳母家,还真发现了问题。“我在岳母微信上面看到有转账记录,保姆是删不掉的,确实有5万块钱被转到保姆的私人账户上去了。”

应先生告诉记者,“我就问保姆怎么回事,她扭扭捏捏不说。我说你如果自己承认了,你家里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们也会帮忙,但是你私自对一个瘫痪老人动手脚,这个事情肯定是不对的。”

保姆张某承认是自己转走了老人的5万元钱,并写下保证书承诺日后返还。然而警方进一步调查却发现,张某转走的钱远不止5万。

民警调查发现,除了微信转走的5万,保姆张某还用老人的手机注册了支付宝,并转账17万元,随后删除了支付宝软件,所以应先生翻看岳母手机时没有发现。那么,张某又是怎么知道老人的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的呢?

原来,老人家中有一张理财单,上面有账户、户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张某便私自用这些信息注册了一个支付宝账号。

遇到需要人脸识别时,张某以“阿姨你很漂亮,我给你拍个照片”等为由骗老人摇摇头、眨眨眼。因为老人没有接触过,便信以为真。

应先生爱人姚女士称,老人自尊心较强,这件事让老人受到很大的打击,“有点被迫害妄想症”,对谁都无法信任。

应先生认为,当时是因为信任该网络家政中介的品牌才在上面找的保姆,网络家政中介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该网络家政中介武汉办公点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司会对保姆的个人健康状况以及有无犯罪记录进行审查,两项通过后才会推荐给个客户。当时,张某两项审查都合格。

该网络家政中介总公司公关部工作人员表示,等到警方有了处理结果之后,公司后续也会和用户协商跟进处理,“我们跑不了。”

目前,由于疫情原因,张某被遣返老家取保候审,案件还在审理中。

 若张某以盗窃罪定罪,将面临什么样的处罚?根据《刑法》第264条规  定,盗窃的量刑标准如下:

1.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论处:

1.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赃、退赔的;

3.主动投案的;

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无可否认,除了保姆自身行为外,该次事件中家政公司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对工作人员的筛选上,家政公司还需要严格把关,制定相应的服务政策及条例。

此外,子女们也要多主动关心独居老人,尽好义务;广大用户在使用新技术时,也需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防止有心之人利用其进行犯罪活动。

转发提醒

身边的亲朋好友

来源:新华社、江苏新闻、南方+、

欢迎关注:东莞政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