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在康乐、新瑶池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过程中,肇庆市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一线工作法,对标对表精准施策,并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标准,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各部门同心协力参与康乐、新瑶池市场及其周边环境整治,离不开畅通的协调机制。早在改造前,肇庆市就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细化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工作机制。整治期间,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7份,召开研判会8次,联合出台整治标准4份。
今年6月,肇庆将试点经验向全市铺开
结合创文任务,肇庆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并印发了《康乐市场、新瑶池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整治范围,会同相关单位梳理出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标准、“门前三包”责任标准、肇庆市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标准、城区各类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容器设置标准。
对照标准和职能,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上各项任务压实和分解到各个责任单位,对照时间进度压实责任,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坚持每周一例会,建立微信工作群,掌握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协商解决问题。
今年6月,肇庆将试点经验向全市铺开,对23个国检市场及周边环境开展综合整治工作。
肇庆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了全市《农贸(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对全市23个国检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安排市场驻点工作专班进驻各市场,与街道办、市场开办者及有关单位调查摸排市场硬件及周边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该方案提出,要以农贸(集贸)市场为中心,辐射市场周边的道路、市场周边背街小巷、社区小区,按照创文工作测评规范,结合每个市场周边实际环境,明确每个市场整治范围,做到“一场一图示、一场一范围”。
端州、鼎湖、高要三区承担各自农贸(集贸)市场及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主体责任。目前,三区按照“一场一方案”原则,相继制定各自农贸(集贸)市场及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市场整改提升项目资金,开展市场修缮工作。
【记者】刘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