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过‘二线关’都要边防证。”
“‘二线关’是在哪里?”
……
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感受。
对于深圳人来说,“二线关”或许是一道年代的分水岭——
1982年,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破土动工,这道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竖起高达3米铁丝网的管理线,也被成为“二线关”,并在1985年正式投入使用。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全长84.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将特区分成特区内和特区外,俗称关内和关外。
四十年风华岁月。在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四十岁“生日”之际,回望来路,与特区相伴走过“前半生”的“二线关”,见证了深圳从边陲渔村到现代都市的发展奇迹,也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来深者的青春岁月。
如今,沿着广深公路一路向西,位于原同乐关处的“深圳经济特区同乐检查站”已不再醒目,其红色字体和灰色建筑伫立在川流不息的现代化交通轨道之间,静默地承载着政策沿革与时代记忆,也记录着四十年飞速变迁的特区内外。
钟国华算得上是第一批“来深者”。
1980年,作为广东边防七支队第一批新兵的钟国华,来到了甫成立的深圳经济特区。部队的“宿舍”是一间间竹棚,墙面用竹子编成,棚顶就用油毡纸作为遮挡,一旦有台风袭来,“房顶”就被掀翻……
两年后,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二线设防和管理方案意见的报告》,深圳特区管理线正式启动建设。“当时人们习惯性地把深港边境线称为‘一线’,所以相对应地将这条特区管理线称为‘二线’。”钟国华说,对于这条管理线被称为“二线”的原因,还有另一种说法——深圳特区管理线既是特区管理线,又是边境管理线,两线合一,称作“二线”。
由于彼时的的特区既缺经费,又缺人力,因此负责“二线”布防工作的边防七支队就成为了建设主力之一。“为了按时保量完成建设任务,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机关干部,都要参加铺电缆、挖土方、搬石头等劳动。”钟国华回忆称,“午休期间,各连队的炊事班就在施工现场,就地挖炉搭灶、生火煮饭。”靠着最原始肩挑背扛、刀砍斧砸,3000多名支队官兵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二线”的道路铺设任务。
1985年,“深圳特区管理线”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东起大鹏湾畔背仔角、西到南头安乐村,由2.8米高的铁丝网和沿途巡逻公路构成的“二线”,正式担负起“守卫”特区的使命。
为了实现对进出特区人员的排查和管理,一座座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以下简称“特检站”)在“二线”上建立了起来,这些特检站如同特区的“关口”,被称为“二线关”,进出特区的行人与车辆需出示有效身份证件与“边防证”,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特区。
武警边防官兵在“二线”巡逻路上检查过往人员证件。 钟国华 摄
最初深圳共设立了南头、沙湾、布吉、盐田、白芒、背仔角6个检查站,1994至2003年间,相继增添了同乐、梅林、溪冲、蛇口4个分站。截至2013年,深圳经济特区共有8个主要关口、8个一般关口和位于蛇口的1个水上关口,以及24个耕作口。
现下正在河源市和平县上陵村开展扶贫工作的范强,曾是武警广东边防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的一名边防战士,在多年的部队生活中,他曾在多个特检站值守。在范强看来,那时候,关内和关外就像是两个世界。“当时罗湖是深圳的中心城区,车水马龙、热闹繁华,东门步行街的麦当劳、电影院,每天人来人往。若是一路向东走出‘二线关’,则是一幅偏僻荒凉、杳无人烟的景象。”
深圳“二线”,东起小梅沙、西至南头安乐村,一条长达84.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由武警边防部队驻守。钟国华 摄
范强回忆道,关外许多工厂的打工仔、打工妹对关内充满幻想,想进入到特区的心情非常迫切。“因为宝安有工业区,所以像同乐、南头等检查站,每逢节假日人流非常大,要打开所有的检查通道。”范强记得,就像以前“黄金周”去香港一样,特检站窗口外都是“打蛇饼”的状态。
但由于“边防证”的办理很严格、很繁琐,有的人甚至冒风险,深更半夜爬上山坡,剪开“二线”铁丝网钻过去。
“甚至到了2000年,关外与关内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范强称,“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政策优惠、福利保障上,也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关内大家都开着小轿车,关外则都是摩托车。差异最明显的还有房价,关外的房子每平米才千八百块钱都没人去买。”
来深近30年的朱师傅如今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回想起最初来深的经历,他感慨道,“当时特区待遇好,我们都想来深圳务工。”
除了待遇优厚之外,特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与城市的活跃氛围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南下创业。跨入新世纪的特区,诞生了闻名全国的腾讯、华为、华强北等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企业和商圈。科技创新的点点星火,在深圳渐成燎原之势。
二线铁丝网。 范强 摄
2000年,18岁的陈建伟怀揣着梦想来到深圳“闯荡”。“深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城市。”2000年,陈建伟南下深圳发展,从“南头关”进入特区,眼前包容、活跃的城市氛围,让初出茅庐的陈建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随着特区的飞速发展,原特区内的土地、空间、城市容量、环境承载力均趋于饱和,特区扩容迫在眉睫。201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复,深圳经济特区范围从原来的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区延伸到全市,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大至1952.8平方公里,“特区一体化”正式拉开帷幕,深圳的发展迈入“大特区”时代。
来到深圳8年后,陈建伟在深圳市龙华区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致力于工业无人机的应用解决方案。“当时主要为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压力,后来关外地区发展得越来越好,还有针对企业的扶持政策,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留在龙华的想法。”陈建伟称,现在,随着原关外区域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愈发齐全,他的住处也从关内搬来了关外,生活环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生活质量却丝毫没有下降。
2018年1月15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这意味对于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特区而言,存在了36年的“二线关”成为历史。
谈及“二线关”的撤销,陈建伟认为,虽然“二线关”一度形成特区内外的物理阻隔,但却从未阻断奋斗者们的热情与梦想。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胡百卉
【策划】甘雪明 曲广宁 丰雷
【统筹】张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