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烟酰胺、果酸,美白产品怎么选?

暨大附一院
+ 订阅

【受访专家】胡云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展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

炎夏已至,除了防晒,美白也不能落下!

市面上的美白产品有很多,主打的成分也不同,包括烟酰胺、维生素C、曲酸、谷胱甘肽、传明酸、果酸……

这些成分,真的能美白吗?不同肤质,该选哪种成分的美白产品?

皮肤科专家胡云峰一一来解答。

成分名目虽多,原理就四种

美白产品的主打成分名目众多,听起来也八竿子打不着,但其美白原理不外乎几种套路,可分为四大“派别”。

抑制派

美白效果最好,但敏感皮、干皮慎选

代表成分:曲酸、壬二酸、熊果苷、传明酸、苯乙基间苯二酚(377)等。

美白原理:让黑色素“减产”。

皮肤变黑的“元凶”是黑色素。而人体内的酪氨酸酶,好比黑色素工厂里的工人,经过它的加工,才能生产出黑色素。

“抑制派”美白成分,就是针对酪氨酸酶,让它失去活性,不积极“干活”,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

这类成分的产品,从源头上美白,效果最好。但曲酸、熊果苷等有一定的刺激性,敏感皮、干皮慎选。否则,很可能会不耐受,出现发红、刺痛等不适。

还原派

大多数肤质都能用,更适合晒黑后美白

代表成分: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多酚类(茶多酚、石榴多酚)、虾青素、谷胱甘肽等。

美白原理:把黑色素打回原形。

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氧化过程。所以,抗氧化物质也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维生素C等物质,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性,能将已经形成的黑色素,转化成它的前身物质。皮肤中的黑色素少了,自然更白。

这类成分的产品,更适合晒黑后想恢复白皙的人。其中,主打维生素C的美白产品,质地比较清爽,不黏腻、吸收快,也比较温和,大多数肤质都能用,包括敏感皮、干皮。

拦截派

功效多多,油皮的福音

代表成分:烟酰胺、维A酸等。

美白原理:半路“绑架”黑色素。

“黑色素工厂”位于较深的真皮层,生产黑色素后,要将其运到皮肤表面去,才会让人变黑。

这类美白成分,是在黑色素从真皮层去表皮层的路上,把它“绑架”,阻止它到达皮肤表面。到达皮肤表面的黑色素减少了,皮肤同样会白些。

烟酰胺是油皮最理想的美白成分——不仅能美白,还能控油、淡纹、提高皮肤修复能力、增加皮肤锁水保湿能力,等等。

不过,刚开始使用这类美白产品时,最好先从低浓度开始,等皮肤耐受了,再用浓度较高的。否则,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刺痛等过敏反应。

烟酰胺还可促进毛发生长,有人使用后,脸上的汗毛会变茂盛,介意的人要慎用。

拆迁派

能美白还能祛痘,但需谨慎操作

代表成分:果酸、水杨酸、壬二酸、维生素A醇等。

美白原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利用酸性物质,把皮肤最外面那层积攒了很多黑色素的老废角质层“腐蚀”掉,让其剥落,新长出来的皮肤自然比较白嫩。使用这类产品,坊间俗称“刷酸”。

这类成分不仅能美白,对祛痘、痘印也有不错的效果。但刺激性较大,用好了能全面改善肤质,用不对则“烂脸”。

干皮和敏感皮耐受度低,要慎用这类成分的产品。

此外,这些酸类物质具有光敏性,建议晚上使用,白天要做好防晒。否则,可能美白不成,反而变黑。

总之,“刷酸要谨慎,最好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 2020 . 07.上半月

【作者】 王若兰 【通讯员】张灿城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