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 | 来听大咖讲讲民法典!

广东普法
+ 订阅

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又被称为国之器重,那么这一重器将会给我们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每一种角色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又将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今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诞生,将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制度基础,开启民事权利保护的法典时代。

民法它是社会生活领域当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关乎人民的日常生活,关乎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关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网络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民法典的编撰出台,是诞生于我们这个社会生活大转型时代,对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加快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惠州学院政法学院教授袁文峰

总的来说,它的意义,有下面这么几点:

第一方面是继续坚持和完善,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在经济制度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指引。

第二方面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面 ,提升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能力。

在保障人民的民事权利,以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在民法典里面,也是做出了表率,你比如说,像一些人格权的制度,像一些财产权的制度。

民法是与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公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无一不在民法的涉及范围之内。而民法成典,则承载了更为深厚的法治内涵。

惠州学院政法学院教授袁文峰

我们可以看到在对人的这种尊重,人的尊严方面,包括人格权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跟我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也是适应了我们党提出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方面,因为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当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话 ,我想,我们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怎么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怎么去更好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那么我们民法典就是,为了顺应我们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作出了这方面的相应的规定,也是符合我们国家具体的国情的。

民法典共有七篇1260条,各编依次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新鲜出炉的民法典亮点纷呈,而人格权独立成编则备受关注。

人格权在我们民法典中作为独立成篇,是我们国家更尊重人权的保护,人格篇中,包含的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荣誉权等等,都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这个单独成编,能够把它给我们讲的体量进行扩充扩展,尽量的把人格权的内容规定完善,保护周严,这是一个从数量上来讲,另外一个就是从质量方面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 ,一些回应我们社会需求的新兴的权利内容 ,也是放在了人格权编里面,这样就能够推动这个人格权单独成编的意义,你比如说像涉及到隐私权的保护  个人信息的保护。

人格权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利,民法典进一步强调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界定了个人信息的定义,规定了隐私的定义。

我们民法典进一步强调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这些年来我们可能几乎每天都能够收到一些垃圾短信 还有一些骚扰的信息,这些给我们的这个私人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且我们个人信息也经常被不法分子盗窃之后就放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而且在宾馆 试衣间 还有一些洗浴场所,都有一些针孔摄像头进行偷拍的事件,这些都严重扰乱了我们的隐私权和个人的信息,现在(民法典施行后)我们是可以告这些侵权者侵权,要求他们承担停止侵害责任,包括赔偿我们的一些损失,这样的一个民事责任,而这些都由民法典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广东法村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文涛

譬如说我们当今目前互联网上,容易发生的就是将我的图像,截屏到与某一个人的身体进行拼凑,让公众误认为是我的头像,是和我的这个肖像,那么这种行为,也是构成了一个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除了新增的人格权编是民法典中的热点,公民私权中很重要的物权编也是人们高度关注的内容之一,土地的相关权利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为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解决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性不够的问题,在民法典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内容作了完善。

惠州学院政法学院教授袁文峰

实际上就是将权利,从农村的土地上做了三次分割,一次是所有权,接着是承包经营权,那么这一次是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可以出租、可以入股等等,就将它进入市场,让它发挥它应有的活力。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的要求,民法典确立了居住权制度。

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邓明聪

民法典增加了居住权这一个新型的用益物权,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居住权的原则上是无偿设立了居住权人是有权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的形式,经过有关部门登记之后 就可以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然后从而保证他的居住权的稳定性。

明晰物权,划分好权利、责任、义务,才能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私权。民法典正式实施后,新增的居住权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邓明聪

这样也是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中央房子是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这样一个政策。

居住权经过登记设立之后就会保持一个稳定性,在这个有效期内 如果说是约定了是到死亡为止,直到她死亡之前,她都可以居住在他人的房子里面呢。要通过合同的形式,签订这个合同的形式,原则上是无偿的,如果说合同另行约定了,那就按照合同的一个约定,而且必须要经过有关的登记部门登记之后,才能够这样子享有这个居住权。

龙丰街道花园水社区居民崔运迁

以前因为现在年龄大了在这方面也有所考虑,以前我总觉得,进养老院,现在我感觉到,进养老院真的不如自己的房子以房养老好,因为你在这个以房养老,它是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己在自己家里做,可以不用换环境,完了并且还有那个法律的保护,我的心里边很安心的。

为了让民众更加安心,本次民法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见义勇为免责也做了相关规定。

惠州学院政法学院教授袁文峰

如果在紧急情况之下,对救助人进行了救助  产生了损害的话,被救助人不可以要求救助人赔偿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民法典也规定了,在救助人遭受损害的时候,是可以向侵权人,要求承担侵权的责任,如果找不到侵权人,如果说没有侵权。者是获益的人,来进行补偿,所以这个是补偿不是赔偿,这也是保障见义勇为或是热心人士,在碰到这种该出手就出手的时候,不会有自己的担心,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

惠城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惠城区民法典宣讲团团长刘红光

从我们现在的公序良俗或者是从我们的道德层面上来去推进这个法律,在这方面来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 让救人者 施救者 他不用承担法律风险,

关于婚姻家庭,民法典纳入了夫妻债务共债共签条款,可有效防止“被负债”。

北京市盈科(惠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利民

给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引,它要求借贷人要证明另外一方,这个是用于生产生活经营,或者说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生产生活经营等方方面面,这个要求提高了借贷人,一方举证责任的一个情况,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另一方的知情权和财产权益。同时在这方面要求我们夫妻之间,在一些夫妻重大财产决策方面,做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减少事后的矛盾,同时也有利于夫妻家庭关系的和谐。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抗疫经验,民法典及时作出调整,将一些抗疫经验写入法律,让将来有可能发生的类似问题有法可依。

广东东舟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雁

我们此次疫情出现的问题会有征用组织或者个人的这些动产或者不动产的情况,那我们的民法典其实也就针对这个,增设了例如说这种抢险救灾,然后防疫需要征用的。

被征用者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民法典也确定了说,如果被征用的话,那你们首先我们的被征用物品,是会返还给你的,那如果说出现确实没有办法返还的情况下来说的话,它还会给你补偿。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复杂,这部包罗万象的民法典就像一个无形的天网,保护着人们的生活。为了提高民众对民法典的知晓度,关注度,惠城区司法局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法典宣传活动,包括成立宣讲团、“民法典点亮地标”等,活动将持续到年底,让民法典深入人心。

惠城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惠城区民法典宣讲团团长刘红光

我们100多号司法行政干部,我们首先自己来学;其次,我们在夜市摆摊其实就是向一些基层群众,给他们提供一些宣传;我们是开讲座把我们的宣讲团成员,派到各个单位“去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六进活动我们全面的来开展,现在我们讲的这些课已经超过了100场,那么我们也把民法典的学习,作为我们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依法治区工作的重要内容。

今年我们把它当成我们所有区直部门和镇街里面讲谁执法谁普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今年的谁执法谁普法考核评价,述职考评的一项内容必须要把他学好。

民法典包罗万象,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规则都能从民法典中找到答案,首部民法典,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