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西医结合诊治髋关节疾病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暨全国股骨头坏死保髋联盟临床病例研讨——云论坛圆满落幕
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5周年院庆的契机,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于2020年7月12日承办了中西医结合诊治髋关节疾病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暨全国股骨头坏死保髋联盟临床病例研讨会。
此次的华山论剑邀请了全国专家、教授参与,参会专家有中日友好医院李子荣教授及孙伟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何伟教授、天津医院万春友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庆文教授及陈镇秋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平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卫衡教授、浙江省中医院童培建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詹红生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韩永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原304医院)罗殿中教授、西安市红会医院郝阳泉教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孙永强教授及刘又文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鹏德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泉州正骨医院庄至坤教授、江苏省中医院沈计荣教授。除此之外,此次研讨会还邀请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林兴栋院长作为与会嘉宾并致辞。
2020年7月12日13:00,研讨会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正式开始,经过临床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病例分享探讨的环节以及各位病例分享专家在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的启示,让所有观看直播的学习者都增强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根据各位专家病例分析中的患者资料采集以及随访记录,为年轻一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模板,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病例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经验与警示,让我们在日后的临床中能避免前人走过的弯路。各位专家也在不同的病例中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头脑风暴平台,让不同的思维发生碰撞,形成新的火花,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高水平中西医结合骨伤专家集聚一堂 ,相互启迪、凝聚共识;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跟踪学科前沿,必将裨益于我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水平的提高。本次研讨参与的专家在骨坏死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让我们能在特殊时期,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学术切磋技艺、分享成果,为中西医诊治骨坏死事业的发展相互学习、共同努力!
保髋登峰,临床为先
病例讨论环节专家针对演讲病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术精神在争辩中传承和发扬,知识技术在研讨中发展和完善,创新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和提高。交流分享进步,合作共谋发展。
讨论病例提供: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何伟教授
参与讨论:中日友好医院李子荣教授、天津医院万春友教授、浙江省中医院童培建教授与江苏省中医院沈计荣教授
本案例通过两兄弟塌陷后股骨头坏死相隔13年的临床实践,着重分享对于中青年轻中度塌陷患者及时施行打压支撑植骨术的保髋效果。
讨论病例提供: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卫衡教授
参与讨论: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何伟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詹红生教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刘又文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庄至坤教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罗殿中教授
陈卫衡教授分享的病例让我们了解到,通过一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住院期间中药内服、外用、动静脉及穴位注射、配合小针刀等中医药多途径综合治疗,出院后继续健脾活骨方连续治疗6个月,扶拐12个月,维持4年随访。尽管股骨头出现骨赘,但股骨头内修复反应明显,头臼关系匹配良好,患者仍然可以获得满意的功能。
讨论病例提供:中日友好医院孙伟教授
参与讨论:中日友好医院李子荣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庄至坤教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孙永强教授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平教授
孙伟教授分享的病例让我们了解到,通过对一例因肾病使用激素后出现双髋疼痛3个月患者进行分析,左侧行头颈开窗取髂骨植骨打压植骨术,右侧行髓芯减压+干细胞植入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半年余复查,见修复可,无髋关节痛,复课复学。术后1年半,于一次写生后出现右髋剧痛,活动受限,左髋无症状,影像学发现右侧塌陷。详细分析了右侧单纯髓芯减压加干细胞移植手术的局限性。
讨论病例提供:江苏省中医院沈计荣教授
参与讨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卫衡教授、浙江省中医院童培建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韩永台教授与西安红会医院郝阳泉教授
沈计荣教授分享的病例让我们了解到,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需要完整详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适应证选择要正确,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讨论病例提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罗殿中教授
参与讨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何伟教授、江苏省中医院沈计荣教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刘又文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镇秋教授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鹏德教授
罗殿中教授分享的病例让我们了解到,应力性骨折与股骨头坏死软骨下骨板断裂要鉴别,通过一例19岁大学生训练后左侧髋关节间歇性疼痛5个月的病例,详细阐释了股骨头应力性骨折的发病过程以及治疗时机选择的重要性。
参与讨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庄至坤教授
参与讨论:中日友好医院孙伟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罗殿中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鹏德教授与西安红会医院郝阳泉教授
庄至坤教授分享的病例让我们了解到,通过一例股骨颈术后骨坏死(ARCOIII期)病例,选择外科脱位保髋,术中发现软骨完全破坏,无法保髋,病人全麻的状态下,怎么选择,展示术后的处理过程和结局,反思该病人选择保髋的依据。
疫情尚未结束,但我们的学习不会停滞不前。本次研讨会顺利开展少不了主办方及协同方的积极配合,此次研讨会,让我们看到了股骨头坏死方面的大咖们仍旧在不停学习,为青年医生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同时,通过对临床疑难杂症的学习与讨论,不仅增进了全国各位专家的交流接触,还让每一位观看直播的观众深入其中,进行查缺补漏,弥补自身的知识盲区,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成功为今后召开此类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也期待我们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供稿】骨伤科研究所
【编辑】叶美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