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线上论坛系列活动之“说课获奖教师谈课程思政”】微处悟真理、润物细无声(八):张金城老师体会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订阅

【编者按】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上把握时机、把准方向,走在了前面。去年以来,该校党委充分利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利契机,深入开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体系”专题调研,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其中,就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立了工作机构,先后两次邀请国内专家团莅校指导和开展培训,该校党委书记蓝祥龙等校领导经常到课堂听课、与上课教师在课后交流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学校实施系列举措,举办“思政融入课程——高职课程思政说课”观摩指导会,举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学习研讨会,开展网上课程思政及案例的评选,多部门协同发力,推动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

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该校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扎实专业功底、良好政治素质和生动授课技能的非思政专业教师,他们积极响应党的教育要求和学校的部署安排,凝心聚力备课,生动有效地将思想政治因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真正实现了借助专业讲思政、运用思政拓视野,达到微处见真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说课比赛脱颖而出,为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

为此,编者专门邀请这批课程思政说课比赛的优秀教师代表将自己的实践历程和体会形成文章,以供借鉴、弘扬。

本篇是张金城老师的体会。

努力做到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政内容融为一体

张金城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商务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些理论和论述给我们很多启发,主要有两点体会。

一、“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和实践,也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过去的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理念、方法和手段的更新等方面,但课程思政却提出要在非思政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引导,这无疑拓展了普通课程的教学空间,也大大提升了其育人内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拓展和掘进,也开创了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也无论新理念、新方法和高科技手段带来如何的新鲜趣味,课堂教育永远都不能无视、忽略或放弃对学生自身的熏陶和培养。可以说,“课程思政”以学生的未来人生发展为依归,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人生的引导更是必不可少——我们做好了“课程思政”,小至学生个人的发展,大到国家民族的未来,都是有正面的价值和意义的。

二、“课程思政”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需要耐心发掘,深入研究。思政资源根植于人类优秀文化之中,寓于我们的人生经验之中,需要经过发现、整理、分析、积累、深化、升华等很多的步骤,才能真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从把课程的思政资源做成素材包,做成案例卷,再到加入PPT课堂课件教学、教案写作,乃至在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充分考虑思政内容的融入,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仅要做到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政内容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更要做到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因为“教书”与“育人”不是一事两面,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语文课程为例,欣赏文辞之美,学习写作技能,增益自我才能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感受作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欣赏和学习作家的奋斗精神、人格之美,也是理所当然、不可或缺的。所以教授语文技艺与传授人生哲理。在教学时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可以说,课程思政让我们重新发现了所任教课程的重要的育人价值和意义,获得作为知识教师和人生导师的双重的存在感和尊严感。是很好的“为师之道”。作为老师,我们都要“守渠种田”,做好“课程思政”,让自己所教的每门课程都承担起、承担好育人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