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特区成立初期,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公司负责投资开发基建设施,广东省二建公司则主要承接工程施工。在“特区大建设”的年代,无数有为之人奔赴特区,用理想和汗水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今年73岁的谢镇安,就是当年特区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
1968年,谢镇安进入广东省二建公司,先后在公司旗下的机修厂和汽修厂工作。后来,汕头经济特区成立,有着10多年工作经验的他,被公司调派回汕头并进入特区工地,开启长达15年的施工长工作历程。
谢镇安回忆在特区工地工作的岁月。
“施工长的工作主要负责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等,这当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回忆起在特区工作的日子,谢镇安依然清楚记得,在那个电子信息仍未普及的年代,工程图纸是纸质的,数据需要手写的,他每天要将工程的节点和数据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不仅不能有半点疏忽,还要对数字的变化保持敏锐度,以确保工程质量过关。
那时候,特区位处汕头郊区,周边全是农田和荒地,工地上的生活十分艰苦,物资相对匮乏,就连水供应都成了问题。谢镇安记得,特区最开始建设的是工业厂房A片区的第一和第二栋,其所处的位置就在龙湖村以西(即如今龙湖公安分局北侧),由于没有自来水供应,工人们只能从旁侧的龙湖沟抽水上来喝。
喝水的问题解决了,上班路程之远也考验着工人们的毅力和坚持。谢镇安家住共和路,从家里骑单车到特区,单程需要一个多小时。而他每天早上7时30分上班,经常5点多就要起床出发,晚上回到家接近12点,一天下来整个人十分疲惫。后来,为了缩短在路上的时间,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应对工作,谢镇安和工友们干脆在工地旁边搭起棚房,有时晚上加班完,衣服没来得及换,在工地倒头就睡。
“那时我们都是年轻人,大家激情澎湃,工地一片热火朝天。”回忆在特区的岁月,谢镇安表示,废寝忘食、日夜加班是工人们的家常便饭,但特区敢为人先的精神就像是一股力量,始终引领他们齐心协力,拼搏进取,完成上级布置的每一个任务。
从1982年至1997年期间,谢镇安先后参与了特区工业厂房、特区管委会中心大楼、特区经济综合大楼、金融大厦(现金海湾大酒店)、春源工业村、国贸房产开发公司等项目建设。这段平凡而特殊的工作经历,不仅拓展了他的见识,充实了他的人生,更见证了汕头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荒芜到繁华的一段黄金岁月。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统筹:辛均庆 杨可
文图:杨立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