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嗡嗡~蚊香有毒?真的!但还是建议你要用→

肇庆市场监管
+ 订阅

  蚊香真的有毒吗?

  蚊子最不喜欢什么味道?

  怎么挑选蚊香?

  快下拉看看吧!

  蚊香确实有一定毒性

  蚊香,也被叫作卫生杀虫剂,属于农药的一种。日常用的蚊香,除了盘式蚊香以外,还包括蚊香液、蚊香片这类型的电蚊香。

  目前我国使用的蚊香产品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酯”,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物质,能够让蚊虫兴奋、痉挛、麻痹,最终死亡。按照我国农药毒性分级,它属于低毒或微毒物质。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拟除虫菊酯类灭蚊产品很多,包装上大都会有以“XX 菊酯”结尾的成分标识。比如常见的氯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等。

  (图片来源: 丁香医生)

  Q:有些产品上标注了“微毒”,还安全吗?

  A:按照我国规定,驱蚊产品属于农药管理范围,只要宣称“驱蚊”“灭蚊”的产品必须取得农药登记证号才能上市,包装上也必须标注毒性、含量、农药登记证号等。

  毒性等级分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和微毒,并没有“无毒”这一级别。也就是说,就算它们是无毒的(符合产品使用说明操作情况下),也要标注成微毒。只要是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就是合格的,进入人体后可以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蚊子最不喜欢这4种味道

  在购买驱蚊产品时,不管是喷雾还是驱蚊液,都可以参考美国 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推荐的以下 4 种驱蚊成分。

  避蚊胺(DEET):建议 2 个月以上孩子使用,购买时浓度不可超过 30%。

  派卡瑞丁(Picaridin):建议 2 个月以上孩子使用。

  驱蚊酯(IR3535 / 伊默宁):相对温和不刺激,建议 2 个月以上孩子使用。

  柠檬桉叶油:建议 3 岁以上孩子使用。

  只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这四种成分对孩子、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都是安全有效的。

  Q:含量越高越有用吗?

  A:在驱蚊产品中,避蚊胺和驱蚊酯的浓度表示产品有效驱蚊时间的长短。

  很多人可能会发现市面上一些驱蚊产品会打着“不含避蚊胺”的旗号,原因是高浓度的避蚊胺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但其实它的浓度不超过 30%,就是一种有效又好用的驱蚊剂。

  (图文无关)

  购买驱蚊产品时要注意

  1、慎选“天然成分”的驱蚊产品。号称含有香茅、柠檬草、艾草等等天然提取成分。但是对身体的安全性和避蚊效果缺乏广泛的研究,应避免给 6 月内婴儿使用,同时需要注意其对皮肤的潜在的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风险。

  2、声波驱蚊器效果很有限,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你放松警惕。

  3、光诱灭蚊器,驱蚊效果很弱。对蚊子来说,人体散发的「魅力」,可比紫外光大多了!若真要用,可以在傍晚或晚上,房间中没人时、关闭好门窗开启使用,睡觉前将其关闭。

  4、驱蚊贴、驱蚊手环等并不靠谱。依靠具备驱蚊效果的植物提取液,但是保护范围很有限,并且很容易就挥发掉。除非你贴满全身,不然没啥效果。

  5、驱蚊草,基本没啥用。驱蚊草释放的驱蚊活性物质很难达到驱蚊所需的浓度,驱蚊效果很有限。

  使用驱蚊产品时要注意

  1、出门在外,或在野外环境时,可选驱蚊剂浓度更高的产品(例如 20% 避蚊胺)。但在家里使用时,选浓度相对较低的,就足够啦!通常,A 级驱蚊产品的有效防护时间大于 6 小时,B 级的大于 4 小时。大家要看着时间,记得补喷哦!

  2、驱蚊产品直接作用于皮肤时,注意是否有刺激性。如果出现刺激性或过敏症状,应该立即停用。

  3、不要把驱蚊产品直接对着眼睛、伤口喷。如果要在面部使用,需要先喷在手上,再涂抹于面部、耳后、颈部皮肤上。

  4、不要给 2 个月内的宝宝使用任何驱蚊产品。2 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含薄荷脑、樟脑成分的驱蚊产品,如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3 岁以内儿童不建议使用含有柠檬桉树油和孟二醇 (PMD) 成分的驱蚊产品。

  5、建议在卧室提前使用灭蚊驱蚊产品,适当通风后入睡。避免在密闭房间长时间使用驱蚊产品,降低毒害危险。

  肇庆市场监管编辑部

  来源:佛山市场监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