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悠悠已过千年
然而至今世人依然念念不忘
国力昌盛,万国来朝
文化繁荣,天才辈出
那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朝代
也是一个个性开放的时代
众多奇女子在青史留名
鱼玄机、薛涛、李冶、刘采春
唐朝四大女诗人
她们又是如何乘风破浪、跌宕起伏呢?
不妨一起走进她们的人生中
看一看唐朝是如何将她们打造成“明星”
又如何让她们的生命产生裂痕
一、女中诗圣:鱼玄机
著名作家王小波在他的小说《寻找无双》中,曾穿插对鱼玄机之死的探秘。
在历史中,鱼玄机的诗歌才华与她的死亡一样引人轰动。有人视她为浪荡,也有人觉得她充满自由精神,个性独立。这位美貌而又多才的女子,如同一颗流星一般地从大唐的天空划过,短暂而又绚丽,令人难于忘怀。
鱼玄机出生在晚唐时期,长安人,字幼微,自小爱读诗书,天赋极高,才思敏捷,虽出身平民家庭,没有显赫地位,但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十岁时就相识了当时的著名诗人温庭筠,曾与之吟诗作对,由于出身低下,十六岁时嫁于李亿作妾,家庭内部争风使得被李亿抛弃,出家为道后改名鱼玄机。
有人说,女人最大的悲剧,就是总想遇上一个好男人。
因为渴望,所以热烈,一旦热烈,就容易燃烧自己。
鱼玄机曾写过一首《赠邻女》,诗中有两句至今仍被视为爱情的经典宣言: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纵观鱼玄机的前半生,为情伤,为情误,最终伤透了心。在与李亿断绝关系之后,鱼玄机日渐消沉,终日放纵,喝酒娱乐,往来酬唱,于是把一切相思和怨恨,寄情于诗词歌赋,此时也留下了许多名篇,如《暮春即事》,在当时文坛得了相当高的评价,她的《鱼玄机集》“售者坚持千金不易”。全唐诗中录入她的诗就有五十多首。
可惜红颜命薄,24岁的鱼玄机,因嫉妒女婢女与李亿有染,将婢女杀死,后被官府判处死刑,终年26岁,留下了“香飘罗绮谁家席,风送歌声何处楼”的苍凉喟叹。
《赠邻女》
作者: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二、女中女妖:薛涛
薛涛是四大女诗人中留下趣闻轶事最多的,也是留下遗迹最多的,“薛涛笺、薛涛井、薛涛酒、薛涛墓”如今历历可见。特别是她留下来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诗篇,不仅清秀隽永,而且具有关注现实的思想深度。这对于封建年代的女性来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听后随即对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她父亲惊讶之余觉得这是不祥之兆,担心女儿将来会沦为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没想到多余的猜想却成了现实。
薛涛十四时,父亲便去世了,从此家道沦落,为了维持生计迫于无奈,才以歌伎的身份出入幕府官使之中,后人称之为“女校书”,因她才华出色,相貌艳美,与当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无稹等都有唱酬往来。薛涛先后与著名诗人同时也是父母官的韦皋、元稹两人痴情相恋,纵使没有结果,她也淡然接受。晚年她加入道门,在浣花溪畔平静地渡过余生。
薛涛的诗歌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深度,同时书法造诣也极好,在唐朝四大女诗人中,她的才学应排在首位。但她依然难于摆脱孤独终老的命运,其写下的“十离诗”也是她一生的总结。
《镜离台》(十离诗第十首)
作者:薛涛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三、女中诗豪:李冶
在四大才女中,李冶的美貌可以排在首位。
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她父亲即有担心而预言“必为失行妇”。而这也不幸被她父亲言中。成年后的李冶性格豪放,风流多情,最终也是落得孤然一生,不得善终,令人叹息。
成年后的李冶姿色娇美,神情脱俗,不但诗才敏捷,又善弹琴,与当时的诗坛陆羽、刘长卿、朱放、萧叔子等人都有着密切往来,情意缠绵,成了当时文坛上一个交际名媛,也许是心中的理想郎君难寻,也许是当时世俗的无奈,使得她数次恋爱都无归宿,终生未嫁。
李冶对男女关系抱持坦然态度,她的作品《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在其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清人汪如藻在修编《四库全书》时进献给乾隆皇帝的藏书中也有《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唐贞元年间,唐代宗李豫得知李冶的才华,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著名的花都广陵。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到了公元784年,李冶因为诗歌卷入叛将朱沚风波中,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一代才女,就此烟消玉陨,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声:天妒红颜。
《八至》
作者: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四、女中歌伶:刘采春
在历史中,刘采春的声名不如鱼玄机、薛涛等响亮,不过在“演艺界”她颇负盛名,可以说,刘采春就是一名优秀的原创歌手,她不仅会自己写诗,自己谱曲,而且歌声十分美妙,成为唐朝时的一名真正的“明星”。
刘采春出生于中唐时期,才情姿色相当出众,她所作的诗和词有一百二十多首,全唐诗中录入六首,风格清新直接,通谷易懂,人人爱听,很接地气。
刘采春是唐朝的“流行通俗歌手”,红遍江南。当时吴越一带,只要刘采春的《啰唝曲》响起,“闺妇、行人莫不涟泣”。而所谓“参军戏”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滑稽表演,有点类似于今日的相声,最开始由两人搭档,一人揶揄戏耍另一人,有如相声的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后来发展为多人表演,女演员也加入了。刘采春歌唱得尤其好,据说她“歌声彻云”。她的代表作《啰唝曲》在当时名噪一时,得到文坛诗人的高度赞赏和评价,曾被后人称此曲为“天下之奇作”。
时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820—829)元稹对刘采春十分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啰唝曲》
作者:刘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莫作商人妇、金钱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这四名唐朝女诗人,如果让你投票,你更欣赏哪一名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