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金蛋”组合,来自梅州市五华县潭下镇!
我叫“流油君”,俗称咸鸭蛋。他们都说我外壳透亮、上手发沉、戳开流油、蛋黄硕大饱满。
我叫“松花君”,人间称松花蛋。脸黑健壮、松花纹身、质感Q弹是我独特的记号。
高颜值的外表下潜藏着丰富的内涵,让我们成为了镇上农产品界的网红,肩负起村民的脱贫重任。从农场到餐桌,和我们一起回顾这条网红“出道亮相”之路吧!
旱鸭子“住”进村,全产业链“生金蛋”
踏进蛋鸭养殖基地,远远便看见成群结队的鸭子在山坡上撒欢。占地百亩的养鸭基地利用了村里的一片山坡地进行标准化建设,小山坡平整建设成一片片的鸭棚,山坡下的山坑挖了大池塘,供鸭子们游泳“锻炼”。
“嘎、嘎、嘎……”正是“饭点”,基地的“旱养”大棚内传来鸭声一片,基地工人一边撒饲料一边唤着鸭子,成群的鸭子一个个昂着头欢快地跑过来“抢食”。鸭子长到18个月以后就换苗,老鸭子还可以供应市场。
潭下镇的鸭子可幸福了!它们喝着山间的溪水,吃着小鱼、小虾、水草等无公害食物长大,住在清洁干燥的棚内,平时还定时听音乐、下水游泳、做放养运动。这些健康快乐的“青壮年”,产出的鸭蛋当然是生态蛋、优质蛋。
“普通的蛋鸭养殖都是‘水养’,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旱鸭子’仅允许鸭子在幼苗阶段可戏水,待其到了产蛋期,便一律赶到大棚内‘旱养’产蛋,这样做既环保还有助于提高产蛋率保证鸭蛋质量。这可是我们养殖的一大特色。” 基地负责人、腼腆朴素的“95后”小伙蓝先生笑着说起“旱鸭子”时眉飞色舞。
2017年镇里引进的梅州市桃花缘文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潭下镇的自然优势,建设蛋鸭养殖基地,并投入扶贫资金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已建立蛋鸭养殖、深加工和电商销售网络,鼓励镇上的年轻人把农产品销售出去,走上全产业链发展的道路。
从“不欢迎”到“常来”,甩开膀子干出了样子
“阿碧,在家吗?你家来客人了。”
“在家,快进来坐。今时不同往日了,要是换成以前,我可不‘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
2017年,镇里刚引进蛋鸭养殖产业之初,村民们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并不高。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基地负责人率先在村里开设两个蛋鸭养殖场,定期邀请村民到场里参观,并开设蛋鸭养殖专题培训会,增加村民对产业的接受度。在这样的带动下,蛋鸭养殖产业成为了镇里的重点产业之一,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大多是贫困户加入了养鸭行列,疫情期间公司已发放鸭苗1万多余,直接带动贫困户881户,2918人增产增收。
发展养鸭不仅可以有效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还可以让一些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阿碧(化名)是潭下镇的贫困户,过去由于家里人口多、负担重,三个子女都在上学,丈夫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微薄。如今,她在养鸭基地打工每月获得2500的收入,加上每年自家种植农作物水稻,红薯等,一家五口过起了稳定满足的生活。今年春节,她攒下钱买了一套木质大沙发,家中条件得以改善。“以往穷,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客人来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怪不好意思的,现在我很欢迎你们再来,常来。”
网络直播带货,走上网红星光大道
“买它!买它!” 4月中旬起,潭下镇村委书记、县长纷纷变身“带货主播”,为我们“金蛋”组合“代言”。直播期间,“带货主播们”为粉丝介绍了潭下镇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镇重要扶贫产业——蛋鸭养殖业,向粉丝们推介了潭下桃花缘鸭蛋;通过现场展示,“带货主播们”向网友介绍了潭下桃花缘鸭蛋与市面上普通鸭蛋的区别,并为粉丝大力推荐了鲜鸭蛋、生咸蛋、熟咸蛋、松花皮蛋四种产品,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纷纷点赞,下单不断。就这样,我们“金蛋”组合从农场走到了网友的餐桌上,为吃货们带来美味的同时,也帮助了五华县潭下镇的村民们脱贫致富。
为了助力梅州市五华县潭下镇村民增收,广州市慈善会通过广益联募平台“善品”模块发起义卖活动,想要一尝优质、地道咸鸭蛋和松花蛋的宝宝们,赶紧加入这次的义卖活动吧!
参与方式:
关注“广益联募”公众号,或登陆广益联募官网,点击“善品”模块,选择想要尝试的咸鸭蛋或松花蛋种类即可哦~
详情可关注“广州市慈善会”、“广益联募”微信公众号咨询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