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老居民陈荣华:用勤劳和智慧成就小康之家

湛江日报

每天清晨,只要天气适宜,海滨公园大树下总会出现一位打太极拳的老人,拳法优美,如行云流水,还常常引来一些市民围观。老人名叫陈荣华,从日薪一块三毛八的建筑小工到“睡马路老板”,他靠着自己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卖粉丝赚得“第一桶金”

陈荣华出生于霞山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改革开放前,他一家5口人仅靠父亲在一间小型工厂打工的工资生活。母亲是个“药罐子”,经常要看病吃药。在城市居民中,他的家庭是比较困难的,曾经被定为贫困户。

之前,他一家人住的房子约60平方米,冬寒夏热,晚上经常有蚊子来滋扰。小时候,陈荣华和他的妹妹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有补丁。过年时,父亲给他和两个妹妹买一件新的粗布衣服,那时的衣服款式、颜色都很单调,材质也不怎么样。平时,家里都是吃稀粥,菜一般是腐乳、空心菜,或用生盐淋一点煮熟的花生油,用筷子搅匀来送粥,偶尔有些咸鱼。干饭只是到了过年过节才有得吃,一年吃不上一两次肉。春节的饭菜在一年中是最好的,有猪肉、鸡或鸭、鱼等。陈荣华回忆,小时候,每年过了中秋节就开始盼望春节到来,经常问母亲:“妈妈,几时才到年?”得到的回答是:“刚过八月十五,还有几个月时间呢,现在就开始等,年几时等得来?”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

因为家里穷,陈荣华没读几年书就辍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到一间建筑公司做小工,那时的工资是每天1.38元,勉强够他自己用。八十年代中期,他辞去建筑工作,做肩挑手提的小生意——卖粉丝。

他卖粉丝有个特点,就是卖粉丝不用秤,按扎计算。他每天晚上在家里称好粉丝,用麻绳捆成一扎扎,大扎的2元,中等的1元,小扎5角或3角。他说,粉丝预先称好包成扎,担出去卖不用称,不用计数,很方便。如果论斤卖,6角钱一斤,人家买几两或一斤多怎计数?即使计得出来也要费很多时间。从卖粉丝论扎可看出,他文化水平不高,同时也可看出他的性格比较干脆、豪爽、公公道道。他卖粉丝,不在市区摆摊,而是担到圩镇或乡下去卖,就省掉了开档口的钱。在卖粉丝的几年时间里,他赚了一些钱,积累了许多知识,包括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睡马路老板”的多彩人生

陈荣华思维活跃,爱尝试新鲜事物,富有拼搏精神。上世纪九十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转行搞工程。

他到深圳、珠海、云南、广西、海南等地承接工程。为了节省开支,他到外地领工程很少住旅店,一般都是睡马路,在马路边找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买一张毡子、草席,铺开就睡。后来,很多人开玩笑说他是“睡马路老板”。他把卖粉丝得来的钱一部分用来改善家庭生活,一部分用来承包工程,钱不够就向亲戚朋友借。

陈荣华性格开朗,勤快、踏实,有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闯劲,他跑两三年工程,就承接了许多项目。经他建的房屋质量好、进度快,很多单位找上门叫他做工程。后来他还开了间公司,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公司后来倒闭了。

公司倒闭后,他并不自暴自弃,而是重拾旧业从事建筑工作,起初每月只有几千元工资,后来每月有一万多元工资,生活又有了起色。他两个儿子是工程师,工资收入也不错,家庭生活从此突飞猛进,成为模范的小康家庭。

如今,60多岁的他步入了晚年,有社保、医保,住房除了原有旧住宅外,还买了一套近200万元的商品房,生活过得挺舒适。现在他家里有空调、大屏幕彩电,现代家电应有尽有。饮食方面,从过去的填不饱肚子过渡到了现在的讲营养,讲健康,讲口味,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天过年。

【记者】曹龙彬

通讯员】李上池 罗红波

编辑 多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