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龙舟水”
似乎比往年来得猛一些
虽然端午过去
高温天占据了上峰
但仍有不少雷阵雨的预告
据说,不少地方有这样的风俗
每年“龙舟水”来的时候
人们就会带着家人来到江边泡脚戏水
采些带特殊香味的草药
带回家煎水熏洗
有辟邪的作用
而这个习俗也并非毫无可取
熏洗其实是中国传统医学外治疗法之一
那么,大夏天如何用熏洗保健
又有哪些药材适合祛湿驱邪呢
一起来学习下吧
据悉,熏洗法是用药物煎汤,趁热在患部熏蒸、淋洗和浸浴的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汽熏,待药液温时再洗。此疗法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早在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载有用苦参汤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下部者,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民间也有采用中药熏洗除湿困的记载。
比如,现在这个季节常感觉湿气困身、乏力不适,除了煲汤养生、药膳食疗,使用香味中药进行腰部熏蒸或足部熏洗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般的熏洗药方内,可含多种芳香味的中药,通过用水煎煮加热,这些中药所散发出来的浓郁的挥发油,与水蒸汽混合成药液,被皮肤毛孔吸收,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鼓舞人体之正气,辟除体内之湿邪,使机体免疫力增强,产生独特的治疗效果。
下面,我院制剂中心
谭敏秀副主任药师
来和大家介绍下这些香味药材
1
五月艾
本品为民间习用药材,享有“中医之草”的美称。它属于菊科植物五月艾的干燥地上部分,多年生草本,全株皆有香味。民间郎中认为其善于温中、逐冷、除湿,内服有温经止痛,散寒止痛;外用有祛湿通络的作用。
2
鸭脚艾
本品为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消肿的作用。
3
桂枝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作用。可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等证。
4
丁香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
5
苍术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等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大,结节状。具有健脾、燥湿、解郁、辟秽的作用。
6
白芷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作用。
7
川芎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
8
小茴香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作用。
9
羌活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
10
藁本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作用。
同时,她也给大家推荐了2款简单的中药熏洗配方↓↓↓
01
五月艾、桂枝、丁香、羌活、苍术
作用:温肾散寒、止痛除湿。
制作:将药装入布袋内(不包也可)加水煎煮。
用法:一般先用煮沸后药汤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待药液温时再用药包或旧毛巾蘸药水洗)。
02
鸭脚艾、桂枝、川芎、白芷、小茴香、藁本
作用: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制作:将药装入布袋内(不包也可)加水煎煮。
用法:一般先用煮沸后药汤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待药液温时再用药包或旧毛巾蘸药水洗)。
注意事项
①由于个人体质差异或病症不同,用药前最好在有经验的中医师辩证指导下使用。
②熏洗时间不宜过长,并慎防高温灼伤。一般30分钟以内,熏洗过程中,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比平时快,时间太长的话,容易增加心脏负担。
③运动后一小时或饭后半小时不宜内熏洗。据运动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人在运动时,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当运动停止后,血液的流动和心率虽有所缓解,但仍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这时立即去洗澡,则又会增加血液向皮肤及肌肉内的流量。这样就使得所剩的血液不足以供应心脏及大脑等其他重要器官,容易诱发心脏问题。
【来源:佛山市中医院,作者:谭敏秀,通讯员:潘丽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