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埔旧寨村:给一亩地做“加法”,“三无”村变示范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南方+ 记者

梅州大埔旧寨村在2019年底完成了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脱贫工作

尽管今年是蜜柚“小年”,年近六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罗应河并不担心再次返贫。他算了一笔账,除了蜜柚、鸡鸭等种养收入,在灵芝种植基地长期务工一天有100元的收入,年底村社还有分红,蜜柚次果还能送去烘干场赚点零花钱,今年的收入还是很有保障的。

在2016年广州市委办公厅帮扶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旧寨村之初,这里还是一个无基础设施、无稳定收入、无特色产业的“三无”村,因为全村大部分为山地,基本上无可耕之地,不少贫困户以种植蜜柚为生,经济收入单一,遭遇“小年”往往生活难以为继。

“旧寨村村社的‘家底’其实也只有一亩地。”旧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郭纯宇说。所以,驻村工作队在一亩地上不断做“加法”,营造党建+扶贫工作模式,发展蜜柚种植加工、有机灵芝栽培、农副产品生产三个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如今,不占用耕地的有机灵芝种植基地给村里带来了新经济来源,蜜柚烘干厂把次果变废为宝、实现了蜜柚种植的二次创收,贫困户形成“务工+种养+资产收益”的收入模式,不再“看天吃饭”。贫困户51户92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达到12800元,旧寨村在2019年底完成了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脱贫工作。

无中生有

找空间造出灵芝“田”

“发展什么都不要发展农业。”初来乍到,郭纯宇听过这样一句劝。

这句话道出了旧寨村自然资源匮乏的无奈:全村鲜有良田,大部分为山地,整个村社的“家底”才只有约一亩地。经过旧寨村的火车道更是把整村一分为二,铁路、火车站、国防公路和县工业区的建设需要占用土地,让本就缺乏耕作用地的旧寨村更是无地可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么办?一个思路是创造空间发展农业。

驻村工作队经多番考察,发现有机灵芝种植产业或许是一条路径。首先,灵芝种植通过菌包种植,无需耕地。其次,尽管偏远,但旧寨村却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乡,村里人也有食用灵芝的习惯,长寿乡本身就是“金字招牌”。最后,灵芝种植经济效益高、技术相对容易学习,方便推广给贫困户。

说干就干。旧寨村与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2017年发动村民试种植有机灵芝,罗应河正是最早一批试种植有机灵芝的贫困户,当时还没有生产基地,他更是主动把家中的二楼改成了“灵芝家庭作坊”。初步推广成功后,2018年,旧寨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大埔县天子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约1500平方米的厂房,改造成有机灵芝种植基地。

“以前是干农活的,现在成为干细活的。”今年近六旬的罗应河已经成为有机灵芝种植的熟手。他表示,灵芝种植对体力要求不高,但每个环节需要技术和细心。菌包经过发菌阶段,菌丝在菌包内发育成熟,此时需要用刀片割出5角硬币大小的切口,让灵芝出芝。切口割多大、沿着什么方向,需要根据菌丝的分布情况合理判断,否则容易出现杂菌感染,整个菌包就只能废弃。

割口后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才能采收,这期间罗应河会每天到基地查看灵芝的生长状况,当发现畸芽出现时要及时用刀片割掉,也要保证基地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良好。当灵芝成熟后,需要把菌包上架到特定的架子上,用塑料薄膜或布包起来,以便收集散发的孢子粉。

“孢子是灵芝的子实体,也是有机灵芝最有营养和价值的部分。”郭纯宇说,广东人常用来煮汤的部分是灵芝的菌盖,营养价值最高的其实是孢子粉。为进一步增加孢子粉的经济价值,基地还引进了将孢子破壁的机器,一斤破壁孢子粉能卖到380元。

“家里四口人,以前一年每人不到3300元,现在天天来基地干活,一个月能赚3000元。”罗应河对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而灵芝孢子粉一经推出也受到市场的欢迎,去年一年生产的货品很快就销售一空。

变废为宝

蜜柚次果实现二次创收

因山地居多,蜜柚成为旧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机灵芝给村里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其进一步做大做强还需时间去培育,现阶段是否能在旧寨村广泛种植的蜜柚上做文章,进一步提升贫困户的收入?

驻村工作队把目光放在了随地丢弃的蜜柚次果上。除了自然掉落,为保证蜜柚的品质,一个枝头的次果往往会被剪掉,随手扔在地上当作绿肥。但无论是自然掉落还是人工剪除的蜜柚次果,其实都可提取出功能活性成分用来制药,可以“变废为宝”。

对此,2018年驻村工作队在旧寨村布局建设了蜜柚烘干厂并投入使用,发动本村农户和周边村民及时将蜜柚次果收集,保证一定规模的供应量后,更与从事蜜柚深加工的金柚康企业达成产供销的协议解决销售问题,让村民能借蜜柚次果烘干实现二次创收。

“不只是贫困户,很多村民没事的时候都去捡蜜柚次果过来烘干卖掉,赚点零花钱。”贫困户罗石泉拿出自家土地供村社建了一个蜜柚烘干厂,他表示就去年就收了2万斤的蜜柚次果。借助蜜柚烘干厂,他一年可以赚得2600元的租金,收集蜜柚次果的一两个月每天还能赚得150元的务工费,再加上蜜柚和养殖的鸡鸭赚得的收入,一家三口目前已经脱贫,旧房子也已经翻新。

“以前旧寨村不少村民靠种蜜柚为生,天气好的年份问题不大,一旦碰上‘小年’或意外等就会造成收入断崖式下滑导致返贫。”郭纯宇表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政府兜底,针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则帮助他们避免单一的经济收入方式,形成“务工+种养+资产收益”的收入结构。

蜜柚烘干厂、有机灵芝种植基地也是该村打造的资产收益项目。驻村工作队投入39.1万和6.5万为24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入股灵芝基地,每人每年分红580元,投入17.18万元入股梓里村浒子合作社蜜柚加工基地,每年每人分红约220元;为20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办理为期3年的贴息贷款,按照每户3万元入股企业,每户每年将获得3000元收益。

尽管今年将遭遇蜜柚“小年”,但郭纯宇心里有谱,即使贫困户的种养收入缩水,但务工、资产收益依旧稳健,能保证已脱贫的贫困户不会重新返贫。

“抱团”发展

党建引领六村大联动

“无论是灵芝基地,还是蜜柚烘干厂,落地这么快也是我们采用了‘党建+扶贫’的工作模式。”郭纯宇表示,让贫困户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并不容易,他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充分调动了党员的力量。

为推广产业新模式,驻村工作队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了灵芝产业支部、蜜柚产业支部,由党支部牵头组建天子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建立“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发展专项资金”,组织有帮富带富能力的10名党员结对帮扶51户贫困户,无偿为贫困户提供养猪、种植蜜柚等资金、信息服务,最终顺利在贫困户中推广。

驻村工作队更让旧寨村与周边村社“抱团”发展,形成合力。旧寨村已与周边的汇城村、汇东村、五丰村、余里村、密坑村成立了“六村六联”,形成了“支部联动、产业联通、环境联创、治安联防”。

“此次疫情,‘六村联动’就发挥出重要作用。”郭纯宇解释说,旧寨村四通八达,加之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快、大型车辆多、工作人员人力有限等,难以守住每个出入口。只要守住核心要塞就能管控好外来人口,在三河镇组织下,各条村分别守在大埔高速口、大埔火车站、朱德大桥、中山大桥等交通要塞,分工合作各守住一方后,顺利保障了各条村的疫情防控。

2017年旧寨村被省委组织部评为 “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第一批示范点,大埔县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该村的发展经验更是传播出去。如六条村以旧寨村为核心村,分别成立了灵芝种植协会、蜜柚协会,并通过旧寨村电商消费扶贫点拓展网络销售、直播销售等多种渠道,为灵芝、蜜柚和农副产品解决销售出路。

“星河农贸综合楼预计今年8月底将建设好,未来将进一步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的问题。”郭纯宇计划再接再厉,发挥旧寨村交通便利、红色资源的优势,在脱贫路上再迈出一步。

【攻坚亮点】

针对旧寨村无基础设施、无稳定收入、无特色产业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三三”发展模式,坚持“一面红旗”,以党建为引领,营造党建+扶贫工作模式,发展三个产业,一是蜜柚种植、加工;二是有机灵芝栽培;三是农副产品生产。自筹社会资金推进三项工程,一是自来水建设的民生工程;二是道路硬底化的便民工程;三是村容村貌整治的美化工程。

【旧寨村脱贫成绩单】

· 2015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为7300元,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万元(主要来源是入股水电厂分红),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为3461元。通过帮扶,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达到128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为10万元。

· 旧寨村2017年被大埔县评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后投入省、市财政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和自筹资金1370余万元,对旧寨村的基础民生设施进行改造。完成约2.6公里乡道巷道硬底化和道路拓宽,建设主村道路人行道。对全村13.9公里进行亮化工程,全村通路灯。

· 广州市委办公厅投入省市扶贫专项资金、自筹资金近1000万元,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指标,发展村集体经济支柱产业,与贫困户合力开展脱贫攻坚。自筹164万资金建设自来水饮水工程,解决全村用水困难等问题。投入近500万元,兴建星河农贸综合楼,发展有机灵芝种植、蜜柚烘干加工等村集体产业。

【记者】傅鹏 柳时强 发自梅州大埔

【摄影】吴明

【剪辑】莫丽婷


编辑 万映雪
校对 罗健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