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伊乐藻和蓝藻的“战争”!蟹塘水草这么难养,有什么好方法吗?

蟹行家
+ 订阅

优秀品牌苗

又一品牌蟹苗诞生!5年打造6000亩20万斤品牌蟹苗繁育基地,他会怎么做到?

高价回收种蟹,每年卖300多万斤扣蟹!在大家忙着出大眼时他又突然挂笼了!这些你想不到的他都做了回复…

雄起!好润要在河蟹产业大干一场,还要联合海大通威…

扣蟹滞销?他家大眼幼体去年底就被预订一空!金海蟹苗硬核助力河蟹养殖

大母本不一定养出大成蟹!建立“育繁推一体化”河蟹良种繁育体系才是这个领域的未来和趋势

祝贺!“江海21”优选5母7公亲本顺利挂笼,每只亲本佩戴专门编号,可对蟹苗全程跟踪

……(推荐、自荐请联系小编:18319449074 微信同号)

河蟹池塘水草为什么这么难养呢

到底是谁破坏了我们的水草?

“蟹大小,看水草”,可见河蟹养殖池塘水草很重要,养好水草,养蟹便成功了一大半。但实际养殖过程中水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保草率低,影响河蟹最终的养成规格及产量。

1,河  蟹

河蟹是蟹塘中破坏水草的“头号杀手”。河蟹有夹食竹节草、面条草的习性,种植竹节草、面条草的池塘如果不用围板遮挡根本长不起来。河蟹虽然很少直接摄食伊乐藻,但对伊乐藻的破坏能力却不小。根据多年的塘头技术服务经验,总结得出以下数据供参考:

所以不同河蟹密度下养护水草的困难程度不同,河蟹对水草的破坏能力很大。我们知道河蟹池塘往往套养青虾,那么青虾是不是破坏水草的“头号杀手”呢?答案不是。因为单养青虾池塘,青虾的密度可以达到10万尾/亩,但大多数池塘水草都可以保牢。因此对于河蟹池塘,河蟹是水草破坏的“头号杀手”,合理控制河蟹的放养密度才能保牢水草。

2,龙  虾

龙虾是伊乐藻“黑客级别的杀手”,破坏水草的能力超强。在给料不足的情况下,1只龙虾对水草的破坏能力不亚于3只河蟹对水草的破坏。河蟹养殖池塘中,5中旬-7月初是龙虾破坏水草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要确保池塘充足的投喂,一旦发现龙虾数量较多,必须早晚两餐投喂,只要投喂充足,就能够避免龙虾对伊乐藻的破坏。

3,低  氧

长时间低氧是水草的“缓慢杀手”。众所周知,水草往往在5月份开始逐渐出现黄根、黑根,就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底层溶氧开始出现不足,长时间低氧导致水草黄根、黑根。所以多进行底层溶氧检测至关重要,保证充足的溶氧才能保持水草良好的活力。

水草根部发黄

4,蓝  藻

蓝藻是高温期伊乐藻的死敌。河蟹养殖池塘高温期就是一场伊乐藻和蓝藻的战争,此消彼长,此强彼弱。如何有效防控蓝藻暴发,成为高温期池塘管理的要点,详细方法可参考“利洋水产”微信公众号文章《这是一场伊乐藻和蓝藻的“战争”》。

5,有机质

有机质是池塘水草的重要负担。我们知道水草的主要作用就是分解有机质,净化水质,但如果有机质数量过多,水草净化能力有限时,就会对水草造成危害。尤其在5-7月份,池塘中虾蟹活动量增加,底层的大量有机质返到水体当中,这时候水草本身活力开始下降,净化能力有限,此时水草就会出现严重挂脏现象,草脏、长刚毛藻的情况随处可见。该时期帮助水草分解水体中的杂质很重要,所以我们请来“利菌多”帮忙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减轻水草的负担,维持水草的活力。

6,缺  碳

5月底水草活力开始下降与缺碳有直接关系。4-5月是伊乐藻生长的旺盛期,期间吸收了水体中大量的碳元素,直接导致水体中碳的缺乏,水体出现发白、发浑的典型现象。所以对于池塘水草缺碳,及时补充“活力碳”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7,强光高温

伊乐藻不耐高温,随着光照增强,水温升高,其活力开始下降。水温超过30℃活力明显下降,38℃以上的气温很容易把草头晒烂。强光高温是不是就不能控制呢,其实有些人已经开始尝试搭建自动化遮荫棚,相信通过控光控温一定能很好提高保草的成功率。

8,自身生长规律

每个生物都有它的生长规律,水草也不例外。水草也有它的生命周期,其在5月份开始进入成熟期,逐渐开花老化,高温进入衰亡期。当处于成熟期、衰亡期必然活力开始下降,这是水草难养的重要内因。对于内因我们无法控制,只能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维持水草的活力和生存。

谁破坏了我们的水草?当我们了解分析清楚这些破坏水草的原因,相信我们也就找到了应对方案,养护好我们的水草。

要想水草好,方法很重要

高温期河蟹养殖池塘的主要矛盾是水草和藻类的矛盾,此消彼长,此强彼弱,有矛盾即有“战争”。

“战争”双方:水草(以伊乐藻为代表)和藻类(以蓝藻为代表)。

“战争”形势分析:伊乐藻活力好、数量多、净水能力强,则藻类不易暴发,水体透明度高,利于河蟹养殖;反之伊乐藻活力下降、数量少、净水能力弱,则蓝藻随时准备暴发,一旦暴发,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草腐烂更快,不利于河蟹养殖。

“清水出大闸蟹”,我们希望在高温期,河蟹池塘水体有较高的透明度,这样河蟹“发头”更大。所以这场“战争”,我们更希望水草占据优势,蓝藻不要暴发。

我们如何让水草赢得这场“战争”呢?

1、保证水草数量60%以上

高温期伊乐藻活力下降、净水能力减弱是必然的。水草净水能力虽然减弱,但仍然有净水能力,因此保持一定数量的水草,藻类才不容易暴发。

2、水草排兵布阵,“成片布局”是基础

“成片布局”水草优势多,水草不容易遭到破坏、抗风险能力强,蓝藻不易暴发。

3、提高水草活力,正确选择保草肥

碳肥、微量元素长草不长蓝藻,所以强烈建议使用“活力碳”+“利菌多”养草,“草根生”养根。提醒,切莫“好心做错事”,错误选择肥料导致蓝藻暴发!

4、水草的“救兵”:绿萍、水花生、水葫芦、“水鳖”等

根据水草的具体情况选择搭配:如果水草够强大,能完全占优势,不用“救兵”;如果水草数量有,但是活力差,需要绿萍帮助,降低暴雨、台风、大缺氧等过后藻类疯长的可能性;如果水草数量少,必须搭配“水鳖”、水花生、绿萍,由于该类水生植物净水力差,建议数量多、布局好,虽然这样做也很难避免蓝藻暴发,但是能降低其暴发的概率,且利于河蟹最后一次蜕壳。

“水鳖”

绿萍

5、保证增氧能力(0.5kW/亩),延长增氧时间(依据池塘溶解氧检测数值)

充足的溶解氧,水草活力好,溶解氧不足,水草腐烂加速,所以建议增氧能力能够达到0.5kW/亩,水草腐烂的概率很低。增氧机开多久?建议参考池塘具体的溶解氧数据,因此首先多进行溶解氧的检测。

溶解氧检测设备

“小黄帽”溶解氧监测仪

6、下风控杀蓝藻,局部控杀蓝藻

不建议盲目全塘杀蓝藻,气温35摄氏度以上杀蓝藻缺氧风险太大,且对水草伤害太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水草一旦活力下降,蓝藻反弹暴发的概率更高。

7、打好“关键战役”:暴雨、台风、大缺氧、加水换水后,藻类极易暴发

建议:池塘搭配绿萍;极端天气或加水换水之前使用“底居安”改底,之后使用“碧水安”+“氧速保”稳水。

釜底抽薪,从底部切断蓝藻营养,“底居安”的作用原理:其一、“提底肥”,将底部“垃圾”释放到水体中,进入物质代谢;其二、直接分解底部垃圾。经常使用不返底,不怕“关键战役”。

“碧水安”+“氧速保”,稳定水质,定期使用,维持水体稳定、平衡是关键,求同存异,“世界上不能够没有坏人”——让藻类平衡,不暴发是最高境界。

8、活菌竞争

“利生多”---可以沉底的光合菌,从底部根本抑制蓝藻。

9、河蟹吃料要吃光,不给藻类添机会,不给水草添麻烦

多吃多喂,少吃少喂,把握好饲料投喂,降低池塘污染。

10、水草遮光

从5月中旬开始搭建遮荫棚,高温期水温可降低2摄氏度,水草可以保持较好的活力,水草腐烂的概率大大降低,蓝藻暴发的可能性很小,水草保牢的概率很大,故“高温不来,战争不在”。搭建遮荫棚,“谁先吃螃蟹,谁先赚大钱”。

遮荫棚

近年来,高淳地区河蟹池塘水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朋友,水草少了担心不够用,多了又担心后期上浮或下沉、腐烂等问题,直接影响螃蟹上市规格和品质,为什么很多池塘一到7-8月就会出现保草难的问题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高淳地区河蟹池塘常见水草种类及优缺点对比

综合分析,本地区池塘种植水草我们建议以伊乐藻为主,扁担草、节节草为辅,可能很多人会担心伊乐藻后期很难保住,其实只要解决池塘缺氧及水草布局的问题,伊乐藻就很好保住。

图1  伊乐藻长势好,草好水清爽

图2  节节草

图3  塘口在拉被“夹”起的扁担草

二、伊乐藻种植

1、点种(保证伊乐藻根系多)

本地区种植伊乐藻的传统方法都是颗种(挖个坑埋入一大把水草),此方法容易出现根少、水草疯长等不利于后期水草保护的情况,因此我们建议采取点种(1米*2米)的方法,在大沟中尽量靠两侧种植(株距5m以上为宜)、坂田上水草行距至少在3m以上,此方法种植的水草根系发达,扎根牢,好控制水草面积,打草头(控制水草在水面下生长)方便。

2、控制好种植密度

大多数养殖朋友都认为池塘中水草越多越好,所以早期不舍得拉草或很少拉草,这就导致伊乐藻密度过大,后期出现根部缺氧,大量水草上浮或下沉甚至腐烂,很难保住,建议大家要合理控制伊乐藻密度,避免伊乐藻连成片,保证伊乐藻有足够的通风沟和采光沟。

3、4-5月份后勤打草头(保证水草在水面下40cm以下生长)

4-5月是最适宜伊乐藻生长的时期,此时水草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后期伊乐藻的长势,此时应勤打草头,在保证水草密度的同时还要保证伊乐藻尽量在水面下40cm左右处生长(伊乐藻不耐高温,水面下40cm以下水温较低,能够保证后期伊乐藻的正常生长)。

三、伊乐藻综合管理要点

1、早期(1-3月)

坂田水位保持在40cm以上,在大沟两侧种植伊乐藻各1排,株距在5m以上,坂田采取点种式种植,保证水草根系发达,每隔10天左右补充一次全价可溶性有机肥(如“肥水肽Ⅲ”)并配合活菌制剂(如“三环活力源(肥水型)”),保证水草正常生长并预防水草挂脏。

池塘特点:(1)沟中水草密度大(株距2-3米或上一年的老草),沟中水草过多不好肥水;(2)水清、水体透明度高,造成螃蟹应激反应大;(3)水体缺乏维生素和钙质等营养物质,并且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造成蟹“顶壳、拉脚”严重(1-2壳)。

改进措施:(1)沟两侧不栽草或少栽草(株距至少5m以上);(2)沟中水深至少在80cm以上,水位越深,水体稳定性越好,蜕壳成功率越高;(3)蜕壳前外泼“营养快线”+“活力钙”预防“顶壳、拉脚”等蜕壳不遂现象,并及时到店检测水质指标,预防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指标超标。

2、中期(4-6月)

此时是伊乐藻生长最旺的季节,每7-10天左右及时打草头(保证水草在水面下40cm左右),保证水草嫩爽,打草头后及时补充水草专用肥料“活力碳”保证水草活力,并及时拉掉过密的水草,保证水草一直处于低密度状态。

池塘特点:(1)沟中水草基本封面,池塘底部容易缺氧导致烂根;(2)坂田水位在20cm以内,青苔大量繁殖影响水草生长;(3)大多数塘口围网未撤掉,导致沟中螃蟹密度过大。

改进措施:(1)5月初及时拉草,保证大沟中间不留水草;(2)坂田水位加深至40cm以上;(3)6月之前撤掉围网。

图5  伊乐藻在水面下生长,高温期不容易上浮腐烂

3、后期(7-9月)

此时是螃蟹对水草最为依赖的时期,坂田水深至少在80cm以上,大沟中尽量不要留伊乐藻或在沟两侧留少量伊乐藻,及时增氧改底,并定期补充草肥“活力碳”,保证水草长势,预防水草挂脏,防止因池塘底部缺氧导致大量水草腐烂或上浮下沉等。

池塘特点:(1)伊乐藻上浮或下沉,导致后期水草不好甚至无草的局面;(2)水草腐烂,坏水坏底,严重的直接导致螃蟹伤亡。

改进措施:(1)拉通风沟、采光沟;(2)控制水草密度占全塘面积的1/3以内;(3)控制水草高度保持在水面下至少40cm。

图6  高温季节水草过多,水草容易上浮腐烂

声明:本文所提产品、观点均与平台无任何利益关系,仅作技术交流分享

转载声明

来源:利洋水产,作者:张永刚、毛学雷

编辑 :Young昂(微信号Young-fight)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