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违法分子冒用身份入学、入职、偷税、借贷的新闻屡见不鲜。东莞市就有一位被冒用身份“拖欠货款”的尹女士突然收到银行的扣款短信,才知晓自己的身份被冒用以签订合同,拖欠货款四万余元!在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东莞中院)的审理下,最终还得尹女士清白,与冒用身份者签下合同并向尹女士追讨欠款的公司被撤诉。
案情回顾
假身份、假公司 签下购销合同
2013年11月,利用尹女士身份信息的假冒者以未办理工商登记的广州市金峰纸品厂经营者的身份,与东莞市某盈纸品有限公司(下称:某盈公司)签订纸板购销合同及报价单。
合同签订后,假冒者向某盈公司订货,某盈公司按要求发货。但在2013年11月与12月间,假冒者累计拖欠某盈公司共47338.89元的货款至今未付。某盈公司讨债无果,于是,某盈公司向法院请求判令尹女士支付拖欠的货款及逾期付款滞纳金。
一审法院曾以邮寄、委托以及公告的方式向尹女士送达诉讼文书,均未果。一审法院依法缺席判决尹女士向某盈公司支付货款47338.89元及逾期付款滞纳金。
被执行扣款的尹女士:完全不知情!
2016年12月21日,此案正处于执行阶段,银行按照要求协助法院对尹女士的账户进行相应的扣款并发送信息。此时,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尹女士本人才知晓案件情况,遂向东莞中院提起再审请求。
当她查阅本案一审的证据材料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资料复印件被冒用并签订了案涉合同的惊人事实!为自证清白,尹女士收集了大量的反驳证据提交至法院,证明自己没有与某盈公司签订过合同及发生交易。
法院审理:
尹女士不是真正买受人,无需清偿货款
东莞中院审理查明,一审法院送达诉讼文书的程序合法合规,不存在尹女士当时知晓本案而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一审诉讼以及故意不提供证据的情形。
其次,关于再审申请人尹女士是否应当对案涉货款承担清偿责任的问题。
本案一审期间,某盈公司提供了购销合同、报价单以及担保书等证据。而再审期间,尹女士主张上述证据中“尹某某”的签名字迹是伪造的,并提交了反驳证据即文书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的结论从内容上否定了某盈公司与尹女士存在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可能。
除了该鉴定意见,尹女士还提供了所在单位的证明、参保记录及其在通讯商、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办理个人业务过程中留存的单据。尹女士再审期间已尽其所能提供了反驳证据,某盈公司有义务进一步提供证据。
因此,某盈公司在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买受人是尹女士的情况下,其要求尹女士清偿货款47338.89元及逾期付款滞纳金没有事实依据。对某盈公司的诉讼请求,东莞中院不予支持。
2018年3月14日,东莞中院依法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某盈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一旦发现身份被冒用要及时处理
7月9日,该案的承办法官彭书红强调,在需要使用居民身份证的线下场合,广大市民要与使用自己身份证的单位、个人协商,在居民身份证复印件页面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途)使用”,并签名及写上完整的年月日。
另外,一定要注意相关网站、APP、微信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号等关联自己身份信息的提示,如果认为网页不靠谱,应尽量避免上传自己的居民身份证照片等。避免在社交媒体无意泄露身份信息,比如不要在朋友圈晒未打码的机票、车票等。需要使用密码的时候,注意保管密码。
“如果不慎遗失居民身份证,应该尽早到户籍登记机关办理挂失手续及申领新的证件。”彭书红说。
该如何处理这种身份被冒用的情况?
彭书红表示,一旦发现自己身份被冒用后,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交涉。
(一)如果作为民事案件被告被他人起诉到法院,要积极应诉,提供相关证据,配合或者申请进行笔迹鉴定等。
(二)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据,请求对于冒用自己身份进行登记的公示信息予以撤销。如果相关部门拒绝撤销登记,一般需要提起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通讯员:邓佩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